反复探讨螳螂拳史源考述与莱阳裔人对话录揭秘基础武功秘籍之谜

对莱阳裔人在《精武》2007年11期发表的《螳螂拳史源考述》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多处需要商榷的地方。

首先,关于于七创立白猿拳法的说法,我们认为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文中提到王郎即于七并创立螳螂拳,但实际上,这一说法在李秉宵等人的传承中并未有明确记载。而且,《可使有勇》中的描述也没有提及白猿拳法,而是专注于王螂老师的分身八肘乱接秘手。因此,从现存资料来看,于七是否真的在崂山创立了白猿拳法,这一说法值得进一步核实。

其次,对于《罗汉行功全谱》的作者升霄道人,有关他的身份和背景存在一些误解。在书中戏谑僧人的句子可能并不足以证明作者不是僧人,因为“道”与“修”的关系复杂,也可能是一位修炼者。但从序言中的描述来看,“云花观升霄道人”似乎更倾向于一个道士身份。此外,《罗汉行功全谱》的内容显示出明显的吐纳导引术特点,与道教内丹术相关联,因此我们认为作者升霄道人很可能是一个道士。

再者,关于李秉宵和李秉霄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罗汉行功全谱》的联系,也需要重新审视。根据莱阳县志记载,李秉宵是在乾隆时期通过医治大盗而获得艺成,而非如莱阳裔人的所述那样,在康熙末年随善和禅师学艺。这两种时间线显然不符。此外,即便假设李秉宵确实学习过于七,那么他又如何能在乾隆年间成为知名人物呢?

最后,还需对崔寿山《螳螂拳谱》序言中的提及“海邑有附贡生李公文学士”,以及嘉庆初年的情况进行更深入地分析,以此为依据判断当时的情况,并进一步考证历史真相。

综上所述,对这些疑点进行详细探究,将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螳螂拳的历史发展及其各个阶段的人物与事件。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