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莱阳裔人撰写的《螳螂拳史源考述》一文进行深入探讨与商榷。以下为文章中的几处疑点及其分析:
一、关于王郎即于七并创螳螂拳于崂山这一问题
在中国拳法中,烟台、青岛等地的螳螂拳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不再赘述。然而,文中提到的自猿人洞、出洞等拳法在李秉宵传赵珠、梁学香一脉的梅花螳螂拳谱中,如道光年间的《拳棍枪谱》、《可使有勇》以及后来的时期崔寿山老师的《螳螂拳谱》,均无记载。此外,《可使有勇》中明确提到“王螂老师作为分身八肘乱接秘手,但论虚实刚柔其妙无敌”,但却没有关于所谓白猿拳法的记载。实际流传情况表明,李秉宵一脉少有练习,而现在能看到的一般是白猿偷桃一趟,这似乎是在清末民初由别的流派发展入梅花螳螂中的。而白猿系列拳法则是升宵道人传李之箭传王云生、范旭东一脉七星螳螂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于七在崂山创了白猿入洞、出洞这些拳法而李秉宵上崂山学得这一说法很难成立。此外,说滚龙肘技法得名于崂山玉皇殿东、长春洞后“滚龙洞”也显得过于牵强。
二、关于《罗汉行功全谱》的作者升霄道人的身份
莱阳裔人指出原书著者既不是僧人,也不是道士,并列举了戏谑僧人的句子和对道教不敬的话语。但是,“观”通常是指修行的地方,又称“道人”,那么如果他不是僧也不是道士,那么他又是什么呢?此外,《罗汉行功全谱》的序言中提到了云花观升霄道人,这样的描述更倾向于将其定性为一个 道士。此外,《罗汉行功全谱》记录的手部动作如仙人拱手,与八段锦中的提地托天理三焦异曲同工,其实是一种吐纳导引术的延伸和演变,因此认为作者升霄道人的身份应该是一个 道士。
莱阳裔人的观点认为李秉霄就是升霄道人才是不成立。
根据莱阳县志记载,小赤山的人李秉宵乾隆时随父南下,有一次医治了一名狱中的大盗,使其从危疾恢复健康,从而获得了这名盗贼授艺。这与莱阳裔人的说法,即李秉宵上崂山学习技艺的情况相矛盾。而且,如果按照时间推算,由於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已經過去,而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之后还有多年的时间到乾隆时期,因此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态。
最后,从海阳城志记载嘉庆初年重返海阳城后的情形来看,时间与莱阳裔方认为乾隆二十七年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进一步说明了两者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并不符。
综上所述,对以上几个疑点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发现许多历史上的细节与现有的资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武术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
2024-12-13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20
2024-12-17
2024-12-13
2024-12-13
2024-12-14
2024-12-17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