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润田先生内功极高。在如何发出内劲的问题上,大师曾多次谈到自己的体悟。现根据大师生前在《内功经》上的批注,将大师的体会整理如下:
内劲的发出,是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综合体现,而下盘的功夫极为重要。能力需要坚持不断地苦练和体悟。
发出内劲的基本要诀是‘以柔而用刚,以缓而用疾’,对此应全面的理解。
发内劲的基本功有四条:
一为‘气血为一’,这是调气培元的功夫。凝气血为一体,聚内气于丹田,发劲才能得心应手。此即习练纳卦盘根所得真实功夫。势源于聚丹之中。
二为‘随机而生’,这是无念领气的一种修养。领气发力是在有意而无念之中随机完成。此即吸之氣聚,呼之力達,无念而領,无意而成,其力行於無念領氣時。
三为‘曲住伸行’,这是自然拔力的修炼过程。曲住要身低式小,为阴虚;伸行要伸筋拔力,为阳实。此即曲住為陰為虛、伸為陽為實;曲回伸進閉轉腾挪,都在其間發出拔力量。
四为‘柔中出刚’,这是一种起落发劲的心法。当起式时手动乃柔,当手至胸时出手乃刚;落式时含胸乃柔,当落点时方可施以刚。这便是“软硬相间”的原则,使得起如水翻浪下似霹雳击地,一举两得,最终达到节奏和谐的情境。
总结来说,用的是心,用的是本能,不分开来看,每一个都不可或缺,只有深刻理解并将它们融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大师强调,上述这些内容虽多,但实际应用却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不容忽视,这需要我们细心去学习解释它真正意义所在。
形意拳中的三种主要打法,即明刚之势、暗柔之势以及化虚之势。在初学者眼里,“化虚”这一概念往往难以被准确理解,因为它涉及到了人生的哲学思考——顺其自然,从根本上讲,它是关于人的情感修养和观念调整的大课题。而这种修养方式,则被运用于武术领域,被称作一种更高级别打法——“化虚”。
“化虚”代表着形意拳最高层次的一套技巧,其中包含了三个核心特点:
第一,对方无法捉摸到你的攻击。
第二,你可以随时随地释放你的力量。
第三,你保持冷静,没有任何波动,却又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这就是“无物”,也就是说你既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方向,所以对方无法预测你的下一步行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你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超的地步了。
这里提到的“虚”,并不意味着空洞或无效,而是指精髓本质。而且,“非但不见光影,更难触摸”,这正是指对方虽然感觉不到,但却不能抵御这股力量。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智慧:“奇无不正,有正反映奇;正无不奇,有奇反映正”。换言之一切皆有两面性,这也是形意拳传授给我们的道理。“用变化变化,用变幻显威猛。”
因此,“化虚”的训练方法,与明亮(明)及暗淡(暗)的方法不同,它们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推挤力量,因此每一次打击都是短暂快速。但当使用“化”的技巧,就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一方面形式上看来就像其他两个一样简单直接,但另一方面,在执行的时候则采用了一种特别独特的手段,即使没有外界意识也不知觉然而依然有效,这样的秘密就在于让人忘记所有身体部分,同时保持整个身体内部外部通畅,让真正的心灵流露出来并通过身体表达出去,并最终达到一种几乎不存在感受器官介入的情况,比喻成从纯粹的事物转变成为事物自身,那个纯净状态是不受限制的事情,我们常说的那般自由自在地挥洒自己全部潜能,如同天然界中的流水一般不是由我主导,而是我跟着它们走向新的地方去探索未知世界。我叫做"真"或者"神"!
最后,如果想要掌握这种高度抽象但又具体操作性的技术,最好的办法是在正确引导下的大量实践经验积累。如果把握好这些基础技能,就可能进入到一个更加精妙、高超甚至近乎完美境界,那就是所谓“空隙”、“浮沉”、“还原归零”。这意味着什么?很简单,就是永远不会停滞不前,不断追求新颖、新鲜、新创造性的进展!
2025-01-30
2025-01-29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8
2025-01-24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