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王树森和刘保龙对杨文学的口述材料进行了整理。以下是关于王连峰传授的小架八极拳内容体系的介绍。
小架八极拳虽然没有复杂的套路,但每一部分都精心挑选,内容虽少却都是精品。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部分来详细阐述。
首先是入门基础套路,这包括六路弹腿和遛腿架。这两种拳法实际上并非源自八极本门,而是从其他武术流派中借鉴来的,并作为基础训练使用。六路弹腿与十路教门中的弹腿有相似之处,但在练习方法上存在差异。而遛腿架则是一种以脚法为主的技巧,其来源已难以追溯,可能来自于功力门、劈挂门或唐拳门等多个流派之一。这种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学习腰部和腿部动作以及基本武术技巧的好工具。
其次,我们来探讨真正属于八极本门的一些套路。在徒手套路中,小架八极拳和标准版的八极拳(分别是下手拳和上手拳)仅有这两种。这两种形式分别单独演练,而对接形式则只有一个版本。此外,还有一些专用于双人对接训练的小组合动作。
小架 八极舞蹈通常被视为学习任何一种武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包含了许多基本动作,也是所有其他高级训练课程所必须掌握的一个核心要素。不论是在李书文先生时代添加进来的“打虎式”还是“猛虎回头撩阴腕”,这些都成为后世传承时常见到的特色。但王连峰所传的小架保持着原始状态,没有加入任何新元素,因此它被认为是一个活化石般纯粹且珍贵的遗产。
需要注意的是,与现在流行的大多数支派不同,王荣所传的小架与现代版本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支派只有一套完整版,然后再分成前半段和后半段由两人轮流表演。而王荣所传则包含两个独立但互补的手势:上手锤击及下手推举,每个人各自演绎一遍,从而形成完美对称。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名叫孙亮亭的人曾经撰写了一本名为《八極棍法——小架、八極棍、六十四個炮》的书,其中描述的情景与王连峰教授的小架非常相近,但也有微妙区别。他还提到孙先生生前的另一趟失传,这很可能就是指现今尚未发现的那第二趟特有的下手锤击方式,由于这一点导致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风格独特且古老的手法,因为它完全缺乏顶肘这一典型动作,而其他风格通常会开场时就引入顶肘。不过尽管如此,这两者的联系并不罕见,他们共享同样的起始姿态,如抱臂、大缠、小缠等基本步骤,并且有些组合也相同,只不过它们之间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相同概念,使得看过之后的人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真的属于他们所属的一族。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基于共同源泉发展而来的,无疑具有深厚血脉关系。此外,当两人分别展示自己的上手锤击及下手推举,就完成了一次完整而美丽如画的心灵交流,让观众沉醉其中,不禁赞叹不已。最后,他提到了孙先生编纂的一份名为“六十四個炮”的资料,这其实更像是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通过不断交替表演,以达到最终目的,不过由于他不会执行那种用力的推举,所以无法体验到那个真正意味上的团队协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