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水之德与技,仿水形练能,追求内外如流的境界。以学水为正道,以似水为大成,他提出“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正当似水流”(孙禄堂)的明确要求,将太极拳比作效仿水、风、气体,不仅要有身形像流动的姿态,还要让身体里的力量随时准备好发挥。为了强调以水为师、学以致用的理念,他将自己的太极拳命名为“水性太极拳”,展现了对老子“上善若水”哲学思想的高度认同。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水,如:“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这里借用了一个自然现象来比喻人品和修养,用五十个字概括了十大美德,为我们学习如何成为如同清澈透明的高尚人物提供了一种可贵的榜样。
首先,“利万物”指的是给予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占据优势地位;其次,“不争”意味着谦逊和自制,不因为得到的一点小恩惠就变得骄傲自满;接着,“居善地”是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自己,就像鱼在深海中游弋一样,没有固定的位置,却又能自由自在地存在;然后,“心善渊”代表着宽广的心胸,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能够保持冷静,从容应对;紧接着,“与善仁”的意思是友爱和慷慨,对待他人应该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怀。
接下来,“言善信”的含义是诚实守信,在交往中真诚可靠,不做虚假承诺或背叛信任;之后、“正善治”的意义是在管理方面,要恰到好处,无过无怠,让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然后、“事善能”的本质是智慧与能力相结合,在处理问题时既精准又有效率;紧接着、“动善时”的原则是不按固定模式行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使一切行动都符合最佳时间表。
最后,“几于道”的含义是说这些行为特质很接近于宇宙间最基本的法则,即所谓的大道。在中华文化中,这些都是我们应当遵循的人生准则,它们包含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修身五常,也反映出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观念,是每个人终身学习并不断完善的情感品质。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