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24式分解式在社会中的静和动姿势要求介绍

太极24式分解式在社会中体现静和动的姿势要求介绍

一、头部

(1)头

头为一身之首,诸阳之会,五官所在。陈鑫谓:「头为六阳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拳谚谓:「低头弯腰,不传授高。」所以要正直,不可低头或昂首。转动时要自然,无需摇头晃脑,以为灵活。如同有一条线悬于顶部,则无论静时或动时都不会有俯仰歪斜之病。

面部肌肉放松,表情自然,不可故作精神抖擞。在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或能显现各种形状,或发劲出声,这是功夫高深后的表现,也是自然的现象。初学者切不可勉强学习。

眼要平视,目光要向远处看。当意欲向何处转移,便先使眼神前往;同时,使手脚随着移动;而当进行具体动作时,要确保目光随主要的手或足转动,不可旁视,因为旁视则神散、志亦不专。此外,在定式阶段,要保持前方的目光。

口唇轻闭,与齿相合,而舌应轻触上颚(也有主张舌底上颚的),以便口腔津液分泌较多,可以随时润喉,同时有利于消化。

二、上肢部

(1)肩

太极拳中的手臂伸缩转圈必须柔软灵活,其灵活性关键在于肩关节是否能够松开。这需要长时间锻炼才能逐渐达成。当肩关节充分松开,全身的手臂伸缩缠绕转圈就能从心所欲,如同风吹杨柳,一派轻盈与自然,没有任何呆滞感。「沉肩坠肘」是太极拳重要法则之一,它能帮助含胸拔背形成,并有利于气沉丹田。肩部的松沉和旋转活动,可舒展肌肉和韧带,并牵引两侧背部肌肉形成气贴脊背效果。如果可以松开,就可以沉下,因此陈鑫指示应该让肩关节松开,但不能完全松弛,以免影响到「虚领顶劲」的稳定性。

三、腕

腕关节通常最小且最灵活,但在打太极拳中,我们应该固定它而非让其自由运作,即「坐腕」。坐腕使得手臂上的缠绕屈伸变得柔软且富有弹性,从而扩大了身体表面的运动范围并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情况。在正确使用内力的同时也避免了内力的断续与丢失。如果没有控制好腕关节的话,将导致整个手臂失去掤劲,最终无法用于技击上的攻击防御练习,使练习变得毫无意义。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