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体育来说,运动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虽然口号中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还有就是更高,更快,更强,但是,在体育锻炼中,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名次,有时候友谊在与其他国家比赛中甚至可以忽略成为o,别不信,至少能成功。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自我: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清楚即可。有物质必有精神,所以自我的第二方面就是精神的我,即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包括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性趣爱好、情绪、技能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识和体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离不开社会,所以自我的第三方面就是社会的我。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客观环境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力、义务、责任、力量等的意识。
自我是认识自己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要使认识具有全面性、正确性,就要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获取参考系的具体途径有:
1、在实践中认识自我
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体力、智力和品德等方面,全面地得以发展和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特长和不足在活动中得以发现和验证。
2、在听取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
这是人对自身认识最基本的途径,如自己做某件事时,若总是得到别人的肯定,总是得到别人的赞扬,那么,自己在这方面就是比较优秀的;相反,就是比较差了。当然,在听取他人的评价时不能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要经过取舍,应注意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应注意人数众多、异口同声的评价;应注意分析评价者所持的态度、观点,然后有选择地接受他人的评价,形成关于自我的正确概念。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体育课,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关系密切。但相对来说由于农村初中场地差,器材设施不全,教学内容枯燥,运动形式单一等因素,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在将近三年的农村体育教学工作中,本人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此,本文特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作如下探讨: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
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给了我们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步骤,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上体育课时,学生一般都渴望学会正确的动作,教师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学生就觉得没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学不会某种运动技巧,上课就打不起精神,可是当他初步学会,并且逐渐熟练后,就越练越想练。
二、初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