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身法的“含与展”之谜 - 张建方解析
一、探秘“含展”
在太极拳中,“含与展”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代表着身体动作中的包含与扩张。"含"指的是身体内在的收缩和凝聚,而"展"则是指身体外在的伸展和开放。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关系,却又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太极拳身法的基本特征。
二、“含”的重要性
气沉丹田的基准
"含"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手势,它更是一种内功修炼的一部分。通过正确地进行腰部和胸部的收缩,可以帮助练习者降低重心,稳固下盘,从而便利技击。而要实现气沉丹田,就需要合理掌握身法中的“含”,使脊柱各节虚虚对准松直下沉,这同时也会实现其他要求,如沉肩坠肘、松腰落胯等。
检验松腰落胯
如果不能使身法内含,那么就无法做到松腰落胯,也就无法达到气沉丹田。这意味着没有内功修炼,就难以达到真正高超的地步。
三、“展”的作用
支撑八面精神
“展”让脊柱上下对拔拉长,有助于减少身体"S"弧度,使吸气深度增加,同时可以提起精神,让拳架更加圆润饱满。
动力源泉
太极拳能量来源于脚跟、腿部变化,以及胸部隐藏力量,并且运动在肩膀上。主宰于腰椎,是行拳过程中的关键。在行走或打手时,要确保能够有效地施加足够多样的运动,以便体现出精、气、神状态。
四、“含展”的实践方法
内在运动状态
身体应包括左转右旋前进后移以及保持中定,同时不忽视脊柱上下的对拔运动,即腰部的“隐显”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动能并成为主宰。
定势至动势转换
当从一个定势转向另一个定势时,就要用到“隐显”。关键是在于让身体两头有相反方向的运动,使得脊柱"S"弧度变小长度变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使身法尽可能开放,脊柱尽可能拉长效果。
五、检验身法之“隐显”
通过呼吸来检验:当呼吸时就是隐,当吸息时就是显,不呼也不吸就既不隐也不显,以此保持整个肢体相对稳定。在行拳过程中,无论何种情况,都必须伴随着身法之隐显一起进行。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