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太极拳能否成功?避免练习太极拳时的十大常见误区
病例: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经常发现习练者身体不够平衡,前倾后仰,周身紧张,初学者尤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防治:首先要做好四平,即头部、肩膀、眼睛和心情都要保持平衡。其次,要确保身体中正安舒,这需要做好外三合,即肩膀与胯部、肘关节与膝关节以及手腕与脚趾的连接。在执行某些动作如搂膝拗步时,左脚位于前方形成川字步姿势,同时右肩部与左胯部相结合,右肘关节与左膝关节相接触,并且右手腕部分与左足趾相连,而右脚则位于前方呈反向姿势。外三合就像木匠在制作门窗时,为保证结构稳固而首先打一个X形框架一样。而我们习练太极者的外三合主要依靠意念来实现。这就是太极拳中的“中正”,它并不意味着身体必须完全垂直于地面,而是指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就像金鸡独立这样的姿势需要一定程度的倾斜才能保持稳定。在行拳过程中,我们应当维持动态平衡。
(二)松懈无区别
病例:有些人在练拳时精神不集中,使得骨骼闭合,不仅头颅低垂背部弯曲,还有腰腿软弱双手双臂也显得软瘫无力。即使练了多年,但情绪也不够浓厚,在推手时也容易丢失招式导致失败。
防治:首先要提起精神并注意意志领悟。其次,要打开所有的关节,让筋肉放松,让腰以上的力量向上流转,让腰以下的力量向下流转,将两种力量融为一体。这要求用意而非用力,以气生灵,以意生气,这样可以克服使用力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三)开合分离
病历:许多人在行拳或推手时,只知道开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之连接起来,也只知道合却不知道如何让之自然展开,因此无法形成连贯不断的手法。
防治:开合是一个矛盾关系,它们不能分离。当你进行任何动作的时候,都应该同时考虑到开和合,使它们共同存在。如果能够正确理解这一点,你会发现当你的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你能够感受到每一次开都是为了更好的收敛,每一次收敛都是为了更好的扩散,最终达到一种难以区分开和合的情况,这是练好太极拳和推手至关重要的一环。
(四)足下无根
病历:很多人在盘架或推手时总是感觉自己没有稳定的支撑,有时候单脚站立都很困难,有时候即使双脚在地面上也是摇摆不定。
防治: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在于松腰落胯并将重心降低,使整个身躯更加稳定具体方法包括弓箭步等,当实变虚或者虚变实的时候,要通过松腰落胯来实现重心转移,从而避免硬腿和软腿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足下无根的问题。
(五)不园活
病历:棱角突出,没有柔韧性,没有变化,无论是在盘架还是推手,都缺乏一种自然流畅的情趣。
防治:通过承上启下的方式,将每个动作无缝连接,同时在每个动作结束处画一个小圆圈,这被称为抹角,就像是篮球比赛中的接球一样,要有缓冲地接住然后返回。此方法能使整套技巧变得柔顺自然,而且对推手中的化劲也有重要作用,是内家武术与外家武术区别的一个关键点。
(六)转换不灵,一般来说由两个原因造成:
明阴阳之理划清自身虚实;2. 正确地变换虚实,用两肾两胃完成这一过程。
在骑自行车运动中,一边蹬一边吸引另一边伸直;2. 两肺呼吸交替进行同样的操作。当把这应用到太极中,可以看到,在迈出一步的时候,一侧肺吸入空气另一侧排出空气,然后再调换位置从而完成完整的一轮循环。一旦掌握了这种技术,就能自由控制自己的呼吸,从而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
(七)压肩多,松 Shoulder少
病历: 太多的人认为沉肩坠肘就是越往下沉越好,但是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样会造成胸腔紧张无法正常运化,对于推举能力影响巨大。
防治: 要了解肩骨结构,其主要由两个球状端头、大致呈卵形横突板组成压迫这些组织可能会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影响呼吸功能因此应学会释放这些压迫感并开放胸腔空间让血液自由流通
(八)圆多方少, 疲劳多刚少, 势路不明, 来龙去脉模糊
病历: 在演示一些基本技巧,如走圆走方,我们通常看到将走方表现为大的圆圈,将走圆表现为小圆圈这样的错误观念普遍存在,因此整个技巧看起来僵硬没有生命力,看起来好像缺乏深度和广度,更像是表皮层面的东西没办法真正触及内核核心所需的地方。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因为它限制了我们的潜能强化我们的不足,不利于健康长寿生活还有其他严重问题比如减速老化速度加快疾病发生率增加等等
防治: 要学习全面使用意志力的指导,同时周身上下都应该有一定的支持力这是母力的基础一切变化都是基于母力的基础,所以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母力,那么效果就会非常奇妙
(九) 丢瘪较多
病症描述: 在演示一些基本技巧,如抱子捶或倒立摔跤,我们通常看到此处凸起彼处凹陷,或许此刻有人,此刻又有人缺失这就显示出了锻炼者的技能还远未达到标准级别,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最终结果只能是不尽人意、不可预测甚至伤害自己的事故所以说我们必须改善这个状况
治疗方案:
使用神阙穴进行呼吸活动,当吸入空气时带动腹肌贴近命门,当呼出空气时带回原位如此周而复始任其自然不要紧张不要憋痛
确保腹部松弛以便充分接受新鲜氧气
让整个身体轻盈有活泼感,而不是僵硬死板
练习各种不同的运动来增强全身肌肉群
5.. 遵守规则坚持训练 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