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印度孕育了众多武术门派,但卡拉里帕亚特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源自古代吠陀文典中的“特努尔吠陀”,卡拉里帕亚特不仅是一种搏击技巧,更是体现印度传统文化与哲学精髓的实践。
这门武术起源于南印度喀拉拉邦,主要在该地流传开来。"卡拉里"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指军事训练场地,而"帕亚特"则意味着在此进行的搏击训练。在9至12世纪,喀拉拉北部马拉巴地区正值分裂成众多小型封建公国并频繁争战之时,这一特殊环境促使卡拉里帕亚特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者的到来,这片土地经历了无数变迁与冲突。在这些外来势力的压迫下,卡拉里帕亚特一度濒临消亡。但是,一群有志青年及著名的古鲁如哈尔·卡那兰等人,不懈努力下,他们成功挽救并推广了这一宝贵的传统艺术。
今天,在喀拉 拉各地共有120余间卡莱,每个培养二三十名学生。这不仅显示了这一武术对当地文化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其跨越时空、地域的大爱普遍价值。现在,全邦范围内主要流行三大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到的风格和训练方法,但最终目标都是追求身体素质提升和精神修炼。
培训过程中,将会通过半地下式训练厅进行,其中供奉着印度教大神,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庄严而神圣的心灵氛围。此外,小孩从8岁起便可以开始接受训练,最终达到高级阶段需要十年八年的坚持与磨砺。
优秀的古鲁不仅要掌握精湛技艺,还需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医疗知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被选为接班人。当他们完全掌握心法及医疗技术后,便能晋升为新的古鲁。而对于达摩所传易筋经,其内容必然与瑜伽功相似,是另一方面证明两者之间深刻联系的事实。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远征期间,他曾多次访问喀 拉 拿,并赐予当地土王诰命、银印及冠服等物品,这些证据表明喀 拉 拿与中国享有一段悠久而紧密的交往历史,从渔网到生产用具,再到建筑风格,都留下了一笔笔中国人的痕迹。而且,与中国武术如少林拳中的棍法相比,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如步法上的摩擦步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两者的共同根基与深邃内涵。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08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13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