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杨式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与风格
杨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内家拳风格著称,其核心特点概括为“圆”、“连”、“慢”、“内”和“柔”。动作走弧线,处处含圈;势势衔接,连绵不断;练功以慢为主,呼吸自然;内练精气神为主;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其拳势既有着灵活流畅的外在表现,又蕴含着深厚的内在修养。
二、杨式太极拳基本方法
(一)手型与手法
手型:四指紧握拢成拳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第二关节上,使得拳面平整且不宜过于紧实。
手法:分为搬拦捶、肘底捶等八种捶法,以及打虎式、双峰贯耳等特殊技巧。掌心微含五指舒展自然,与手背形成适度弧型。
(二)步型与腿法
步型:
弓步: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其中一腿屈膝膝尖不超过脚尖,另一腿微屈前蹬。
顺弓步/拗弓步/虚步/仆步/丁步等各具特点,不同姿态要求不同的肌肉协调配合。
腿法:
分蹬拍摆踹踩等多种姿态,每一种都需恰当运用腰部力量来支撑全身动作。
三、眼法
眼是心之苗,是内在意识表露的手段。在练习时,要随意随动作变化而移动目光,以示意或警戒对方,同时保持沉着机敏严肃的情绪。目光应灵活有神,但不可让神气锋芒外露,而应使之普照全身,不忽视任何细节。
四、基本功训练
太极桩:两脚并肩站立,全身放松,上下呼吸自然。
升降桩、三脚半桩及动作桩等各具特色,为增强基础力量提供了重要途径。
动作训练要注意调整体位,将一些套路中的基本动作进行左右连续重复5—10分钟,以加强记忆力和协调性。
五、练习须知
场地选择应避免阳光直射和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并尽量选择南面朝向,有利于顺行内部气血循环。
练习时间建议早晨3—5时或日出至温暖舒适时段,此时空气新鲜,对中老年人尤佳。
功夫培养需注意饮食卫生,不可饥饿或饱餐后即行施打,更不可立即洗冷水澡,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此外,在准备活动中要对颈部肩背腹股沟进行适当伸展,以防受伤。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