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是练拳的起点
我认为,太极拳中存在不遵守规范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初学者由于动作生疏,难以准确掌握动作要求,从而导致规范失准;(二)较有经验的人由于未能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便养成了习惯性错误,使得规范也随之失准;(三)有些人忽视了拳书,不尊重规范,任意行事,这种情况积累多年,即形成顽固性的错误动作,也使得规范变得模糊。显然,后两种情况是阻碍太极拳规范的主要障碍。没有规则,就无法维持太极拳的本质特性,其养生、技击和艺术等功能便谈何其艰。
二、从基础做起
基础规范是每位学习者的必修课,也是对练习多年的高手来说不断锻炼的重要内容。所谓基础,就是太极拳对于身法基本要求,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这听起来简单,但真正把握住每一个要点,并在实践中贯彻始终,却并不容易。在起势时,我们必须先沉后举臂到达终点时肘尖指向地面,这叫做起手沉肩坠肘;下按时松肩垂肘落手,这叫做落手沉肩坌肘。此外,还要注意气息下沉百会上领形成对拔之势。这样处理其他所有拳势,都需要细心琢磨深入体悟,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基础建立正确的习惯。
三、将动作细化到微妙处
太极拳中的每个动作都非常精细,它们的规定也追求至微处。杨澄甫曾经教导我们:“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那么怎样推求呢?根据太极拳规则至少应该追踪几个方面:
研究弧线规律
完整性研究
内涵技术探索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练习更加深入,从外形到内在不断提高。
四、修正架子提升水平
过去老大师们除了教授架子还会教拆架子捏架子。这是一种提高质量的手段。不过现在虽然很难找到能拆解和捏合名师,但我们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同伴之间进行自我修正。一些关键标准如中正、中臀、中肩、中肘需共同努力找出正确答案,而放松和用腰发力等则需要个人反复实践直至感觉自然流畅。
总结来说,无论你是在学习还是训练,你都离不开符合标准要求的姿态,而符合标准的是纯粹的一套,如果没有纯粹,一切都是假象。你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现出最真实的一套,那么你就能够感受到这门武术真正本质所在了。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