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林的太极内功与武术12基本动作对照

太极拳的练习要求对姿势有严格的部位要求,遵循着“松柔入手,化刚为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柔刚相济”的锻炼步骤。通过反复演练,使其精熟并运用内气进行导引,以内紧外松、心静神凝的方式来体会其深意和精髓,从而达到整个套路的一气呵成。太极拳作为一门内功拳术,其基础在于大周天功夫的修养,这样才能随心所欲地将气运至全身,并将其结合到拳架之中。这是练好太极拳不可或缺的条件。

古人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说明了只有经常性的内功修炼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实力。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形象地描述了没有扎实基础功力的训练只能是一种表面的皮毛,不够深刻。

《内功经》中提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感形随,意劲神同。”这正是太极拳中的关键要义。在正确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后,可以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不断完善技巧,同时增强体质,每日坚持一定时间去倍养内气,使得内气逐渐充实起来,最终可以直接进入浑元桩姿势(坐式、站式、卧式、行走式)而不必先从基本动作开始。

在进行这些姿势时,一定要注意意守丹窍,然后再学习丹窍移动法,再次填充和充实内部能量。一旦丹田满足,可迅速启动并使能量顺畅流通于任督二脉上,让身体各个部分都能感受到这一循环过程,但同时必须学会自然呼吸,即吐故纳新,将废物排出身体,同时吸入新鲜空氣,为细胞提供活力,并促进五脏正常代谢。

这种不断升降和流动的生命力,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活动的一部分。如果生命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经络阻塞,那么可能导致疾病;如果全部停止,那意味着生命也停止了。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而通过如同太极这样的运动来培养真性力量,用意念控制呼吸调整,以及激发经络,有助于疏通经络调节身体平衡,对防治疾病及延年益寿都有很大的帮助。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