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雅玲与周玉江武派太极拳初级训练之舞十三式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对偶美

武派太极拳的修习,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三大阶段,这是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学习这门艺术必须遵循的路径,就像文化教育中的基础、中级、高级,每个阶段都不可或缺。下面,我将谈谈对“着熟”阶段的理解。

首先是学拳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应从基础做起。对于年轻人来说,首先要掌握压腿、踢腿、里合外摆等腿法,以及独立步伐和各种桩功。任何一式单独练习,都能作为桩功进行。

在学习拳法时,要严格按照师傅的教导模仿每一个招式,一招一式都不容忽视。师傅的手法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努力模仿其形态。一旦掌握了一个招式,再去学习下一个,直至108式全数学会。此时,在练拳时,要不断检查自己的动作是否符合武派太极拳的要求,如松肩沉射涵胸拔背,以及起承转合等关键点,不因怕出错而变得浮夸。当所有招式都能准确执行后,再根据“行云流水”的原则去掉那些不自然的地方,使整个动作流畅连贯,无快无慢,无断无续,全凭心境指引,不但到位而且不会露出破绽。

接着是固拳阶段。在这一层次,我们把用心相连转化为自然运转,但要持续检查自己的招式风格以及举手投足是否与太极拳经典和师傅所教授的一致。如果有出入,就找出错误并及时纠正,以回归正道。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演练流派特征形成的关键,对此不可忽视。

最后是练拳阶段,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环,只有经过这一关才能由单纯的招数变为生气勃勃的情感,由形式转换为真实存在的情景。不论何人、何种打击技巧,如果没有经过这个训练,那么他们也就未真正进入该领域。到了这个层次,在练习的时候,要假设自己面对敌手,将每一次举手投足看作是在与对手搏斗。这是一个状态,即使在外人眼中看不出正在练什么,也许会被误解为只是简单地挥舞着双臂,但此刻才算真正开始实战训练。在这种状态下,无我无时间无空间,只有进攻与防守自如展开,看似昏昏然却充满力量。而外界无法识别我们正在使用的是哪一种武术技巧,因为此刻已经达到了一种本能状态——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不恐惧,与之战斗到底。如果胆小,则即便技术再高,也无法施展出来。

当然,上述内容仅仅讨论了初级水平,而要达到吴文翰先生提出的“治人而不伤人的境界”,还需借助古老理论指导我们的修炼,向更深邃的心灵世界迈进。但这个初阶必不可少,是检验我们所学是否真正成为“艺”的试金石。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