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向林耿玉清在自然之中感悟太极推手的不顶不丢探索中国拳法的多样性

在自然的氛围中,耿向林耿玉清教授我们如何通过太极推手中的“不顶”和“不丢”来探索中国拳法的多样性。他们强调,这两个基本要求是进入上乘功夫的关键法则,并且是太极推手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不变的原则。

首先,他们解释了什么是“不顶”和“不丢”。所谓“不顶”,就是在推手时避免硬顶对方,以阻挡其前进或逆向发劲;而“不丢”则意味着不能主动离开与对方接触点。换句话说,要听从对方的力量,随着对方的一步退后,我们就跟着一步退去,保持同步运动。如果退得少了,就是顶,如果退得多了,就是丢。

为了确保正确掌握这一做法,还需要注意区分“顶”与“掤”的差异。“掤”是一种内部膨胀、膨松的手势,即使被推也能保持自身掤劲状态下的后退。而一些人误以为太极就是掤劲,所以错误地用僵硬的力去顶,而不是去掤。这表明必须准确理解二者的本质差异,最好是在老师指导下亲身体会怎样做才算是顶,怎样做才算是掤,在保证掤劲的情况下达到不顶要求。

接着,他们解释为什么太极推手必须坚持这两条原则。一方面,这体现了太极图内涵中的阴阳相合之理;另一方面,它体现了太极拳特点,即尚巧而非尚力,以及以静制动、借力打力的艺术。只有通过正确运用这些原则,可以练出以小力对大力的技巧,使四两拨千斤成为可能。

最后,他们指出要想实践这种方法,就需要解决思想问题以及克服争胜心,不怕丢面子。在实际操作中,要逐步提高技术,同时在行拳和推手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从心意到身意,本领逐渐加深,灵敏过人的听劲也会随之增强。此外,还需培养松柔轻灵的形体,以及整体一家的整劲,使轮轴旋转更为灵活,同时掌握阴阳互变技巧以及接劅火候等诸多技能。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