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帮派儒家拳之遗失剑法

在那个明末的年月里,我和三位同窗一起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怀揣着赶考的心愿。然而,当我们面对朝廷的腐败与昏庸时,不禁感到绝望。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磨练自己:习文演武。我们游历名山古寺,寻找那些蕴藏着深邃智慧的书籍与武艺。

在唐代梨山老母八个女徒弟传授的一套内家拳中,我们选取了七种拳法中的四种——鸡、狗、鱼、儒。这四种拳法不仅体现了上、中、下盘的协调统一,还寓意着天地人和(金鸡报晓代表天,狗顺地势代表地,儒士代表上人,鱼游阴阳代表和)。这些哲学思想,如老子的“无为而治观”、“有无观”、“运动变化观”、“动静观”及“虚实观”,被融入到我们的武学之路中,为我们打造了一门独特的儒家拳。

儒家拳以“无极生太极”的原则为基础,无极指的是静,而太极则是动。太极变成了两仪,即心是眼;两仪又转化为了四相,这些相对应于我们的四肢。而这四相最终演变成了八卦,每一个卦象都反映出了我们的身体各部分如何变化,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运动展开成六十四卦。

这种变化的哲学构建了我等打法,使得每一次挥击都如同阵列一般井然有序。我依靠气息催发力量,让力源自根部起始,以步伐推进身躯,上下全体协调。一脚踩下的鸡步,是双腿弯曲,用膝盖内裹股肉提肛,同时行走直线,从不偏离目标。我的身子仿佛游弋在八方之间,不缠绕也不会攻击,只要稍微接近,就能迅速转换为缠绕或攻击。我手中的姿态随心所欲,但总是在借力落地,一声犬吠般的大腿扫射向天际,又瞬间降临在地面,将所有敌人的防御破坏殆尽。我实现了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标签: 武林资讯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