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拳法主要有太极拳武当拳法少林拳等

《中国武术》杂志曾刊登了杨志英先生的文章,讨论太极拳理论的基础。他批评当时许多关于太极拳的文章缺乏出处,且充满模棱两可之语。杨志英指出,只有武禹襄和李亦畲两位作者的言论有明确出处,其余则是“不知出自何人”或故意回避引述。

杨志英在《漫谈太极参理论的基础》一文中提出,“老三本”不仅是迄今为止出现最早的太极拳谱,而且是该运动理论奠基之作。他希望所有太极拳传承者能够摒弃偏见与固执,深入品味“老三本”。

然而,对于“老三本”的面世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老三本”是在1929年由李福荫油印、石印后才开始流传,而1935年出版的是第一部正式公开出售的书籍——《廉让堂太极拳谱》。此外,还有一些抄本如丁卯本和丁丑本,它们比“老三本”更早,但这些文献并未广泛面世。

实际上,这些早期文献中的某些内容,如王宗岳《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已经在民国初期就被广泛传播。此外,陈微明所著《太極拳術》的六篇(即唐豪所列六个篇名),以及许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都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出版,并且包含了类似于现代所说的“十三势论”,这表明这些思想在那时已经相当普及。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老五本”的价值主要在于它们保存了古典文字和多种手抄版,同时体现了文献真实性。但对于其作为公开资料面的发表时间,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因为这些材料并非同时向大众开放,而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保护和限制直到1935年的正式出版。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