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功逆袭八极拳的思维翻转格斗训练

不管你是练习八极拳的初学者,还是追求大成的高手,如果在四五年内无法应对两个小歹徒,我建议你改变练习方法或者寻找更有经验的师傅。

“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这句话体现了实践经验中的普遍规律。很多教拳和练拳的人往往会将那些水平高超的前辈当作楷模,但这并不切实际,因为天才人物非常少见,而普通爱好者应该调整自己的期望。在追求成为武术大师时,即使你的目标是成为吴秀峰第二,也需要一步步来,从“小成”到“大成”。事实上,即便是像吴秀峰和赵道新这样的名人,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掌握了全部技巧,这个世界上没有直接从初级到达到大成的武术高手。

我将“逆思维”应用于八极拳,就是要让大家先体验一些实际效果,然后享受所谓的小成感,这样可以避免花费十年时间打磨八极拳却连一个小流氓都打不过。你看,“逆思维”的核心就是颠覆传统八极拳训练方法。

有一些人喜欢盲目跟风,不论是在学习武术还是其他事物中,都认为流行的事物一定是好的、正确的、包含传统精髓。这忽略了流行很快就会失去本质的一个规律。轻信并随波逐流,就像是听流行音乐一样,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但如果是在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武术,那么恐怕会是一场空。如果不是为了技术竞技的人来说,那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目前广泛接受的一些八极拳训练方法,并不能与传统相提并论,它们早已偏离了传统精髓,只能帮助保持良好的体魄。但即便如此,你还得花三生世代时间才能看到什么结果?遇到麻烦的时候,你依然难逃无奈之境。因为整天只专注于套路而非真正打斗技能,这样的训练方式根本达不到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有人说:“我通过‘小架’和‘单打’来发挥劲气,这不正如同吴秀峰先生所言:‘八极好,但是找到劲气却难得’?”确实,每次使用这些式子都是为了找到力量来源。但问题在于,我们完全不必用这种方式来寻找这些力量。“小架”、“单打”共计50多个式子,如果每天重复20次,每个式子的重复次数只有20遍,那么我们得到的力量仍然不足以满足需求。此外,我们甚至不需要为每个式子找到最优解——那意味着我们必须每天花多少时间?即使有那么长时间,我们也不该浪费在此类无效劳动上,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步法、连续性拳击、三段式反应等等等等...

谈及步法之类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小架”、“单打”中缺乏步法——比如那个著名迈“一步半”的闯步,在这里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使得动作变慢,战斗意志消失殆尽。

至于“小架”、“单打”,它们之间缺乏紧密衔接的连续性训练,每一招只注入全身之力至一招,无疑表面上的猛烈,却只能吓退外行人,对内行人的眼中则显得微不足道,要想仅凭一次孤立无援的手势赢过对方,是纯粹的一种侥幸心理——寄希望于运气而非真功夫。

综上所述,“小架”、“单打”的提升能力远远不足,还需弥补爆发力、应激反应以及实战心理等多方面素质,在套路中依旧是一个白纸...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