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的闽越古都,有四位儒士相约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朝廷昏庸,他们未能如愿以偿。于是,这些志存高远的学者决定回到名山古寺,通过修习内家拳来提升自身武艺。在那里,他们学习了源自唐代梨山老母八女徒弟传授的秘籍,包括七种拳法中的鸡、狗、鱼和儒四门。这四种拳法代表着天(金鸡报晓),地(顺地势而为),人(儒士之道),和谐(鱼游阴阳),以及无为与有无的哲学思想。他们将这些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武学实践中,创造出了独特而深奥的儒家拳。
儒家拳以“无极生太极”的原则开始,其静动结合体现了老子的“运动变化观”与“虚实观”。这种打法要求练习者在气催力中发挥力量,从根部起始,每一步都紧密相连,上下一体。其中,“鸡步之法”是一种特殊的行走方式,双腿弯曲两膝内裹夹股提肛,使得行走变得平稳直线,同时身躯灵活自由,在八方翻转,如同阴阳鱼般不缠不击,却又带有缠绕与击打的一面。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地步,让动作自然流畅,不需刻意追求。
这四位学者的故事,以及他们从事研习并发展出来的武术技巧,无疑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跨越时空,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世间所有寻找真理与卓尔不群者的心灵。
2024-12-26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9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