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丰碑如同30位拳艺巨匠齐聚一堂共赏儒家拳的精华

在明末的闽越古都,有四位儒士相约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朝廷昏庸,他们未能如愿以偿。于是,这些志存高远的学者决定放弃仕途,转而投身于武术之道。在他们的探索中,他们学习了源自唐代梨山老母八名女弟子的内家拳,其中包括七种拳法——鸡、狗、鱼、儒等。这四种拳法融合上、中下盘,象征着天地人和谐共处(金鸡报晓代表天,狗顺地势代表地,儒士代表人)。他们将老子哲学思想,如无为而治,无与有之分,以及运动变化观动静观虚实观等引入武学中,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儒家拳”。

儒家拳基于无极生太极的原则,即静态是无极,而动态是太极。太极又可转化为两仪,即心是眼;两仪再转化为四相,即四肢;四相进一步演变成八卦,再具体到八八六十四卦中的各个变换。这种变化观念最终形成了一套桩桩如阵的打法,以气作为驱动力,使力量从根部发挥,全身步伐协调,上下一体。

在练习中,他们运用“鸡步”技巧双腿弯曲,将膝盖紧闭夹住股肉提起,同时行走直线,不仅能够自由移动,也能快速突进和撤退。同时,他们还掌握了翻滚阴阳鱼身的招式,不仅不会缠绕对方,也不会直接攻击,却能在不留痕迹的情况下借力落地或向天施展犬腿,最终达到一种自然流畅且精妙绝伦的状态——天人合一。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没有刻意追求,只是内外兼修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战斗艺术。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