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手不仅是中国武术中的一个实用技击形式,也是提升太极拳防身和健身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我结合读《太极拳论》的体会,总结自己习练感悟,以供广大太极爱好者参考。
在学习太极拳打手歌时,我们了解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这句话深刻阐述了正确运用推手技击要领法则。
初学者在练习推手时容易出现“顶、僵、丢、抗”四种错误现象。①“顶”是指双方劲力对接而造成的对峙状态;②“僵”是指不能避开对方攻击而造成失机漏势;③“丢”是不与对方黏住,而导致脱离;④“抗”则是一味抵御对方进攻而无韧柔之法。如果不注意克服这些错误,就可能影响技术的提高。
分析原因发现:①初学者往往追求技巧效率,以至于寸步不让,导致冒冲冒进和角力现象,不利于技法提升;②有的学员沉迷于所谓的化劲,对付敌人的方式过于主观,不但无法防止病症,还使自己处于被动态势中,无从提升。
为了达到“沾、连、黏、随”的要求,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分清轻重虚实,将其转化为非对立关系,即彼实我虚、彼虚我实,并以此标准维持弹性连接。当对方攻击时,我保持空旷状态勿抗,此称为沾;柔软且勿硬刚,此称为黏;挫折并勿僵硬,此称为连。在对方退避时,我接纳勿丢,这便是随。通过这样的均衡处理,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情况。
②掌握正确的推手技法,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常用的方法有单手盘圈式、中间捋按式以及四正四隅等多种套路。此外,还需遵循《太极拳论》指导,按照传统功夫所要求的劲路变化进行运用,这样可以建立扎实基础,有助于提高技术水平。在推手中,要掌握上虚下实的变化规律,即上身放松顺活,而腰部和腿部要稳固强壮。这一点对于前后左右移动至关重要,只有如此才能形成整体劲流动。
③在推手中掌握自身平衡非常关键。凭借触碰某一点,与对面听取气息走化,在运动过程中及时调整平衡状况,让身体自由自在地变化自如。这需要不断练习"随人"技能,如同《太极拳论》所说:“从人则活,从己则滞”,这就是证明。
④坚持锻炼,并正确掌握方法和要领,最终实现长期稳定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专注体验,不可急功近利或急躁冒险。在同时加强基本功力量,同时将两者的结合作为全面提升技术的手段之一。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7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8
2025-01-30
2025-01-26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