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初学太极拳者需知的十大注意事项
多看拳理拳论,但不可完全依拳论来演练拳架。因拳论是有成者的体会,不是初学者的体会,初学者要努力找到自身阶段和拳论所述阶段的“衔接桥梁”。这也就是一些老拳师教拳让初学者不要看拳论的原因,因看的不好,会形成误导。
不要迷信什么心法,口诀,秘诀等等。太极拳本不神秘,经典拳論已把太極拳學成的境界說得很明確,所謂的心法、口诀、秘籍只是某些人招生出名的幌子而已。想想當初這些經典練功方法都是手抄本傳世,如果不是“秘籍”怎會當初被武林高手珍藏。
3.不可贪多。初学者大多先学会24式,又学习28式、56式,又学习杨氏、陈氏、武氏、孙氏等等,这样的贪多嚼不烂,对于提升实战能力和理解内在精髓都无益。我建议初学者只学习一家传统之中的一套即可,因为太极中的内劲是一致性的。
功能练习比数量训练重要得多。认真按照老师要求练一遍,比起不求甚解地重复十遍,更能有效提高实战技巧。
内功就在于正确执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在追求速度与力量时,要确保不会牺牲对身体各部位位置调整和放松度。这正是为什么很多新手想要寻找特殊技巧或心法来提升内力,而实际上,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套完美的锻炼方式——那就是正确地进行太极运动。
避免迷信所谓“真传”、“秘传”的概念。当人们认为某个流派更好时,他们往往忽视了其他流派同样宝贵的地位。而且,无论何种形式,只要能够做到自然流畅,便是真正好的打法;反之,即使是在最为低级别或最快节奏下的打击,也能展现其独特风格,只要技术得到妥善掌握。
初期应以缓慢速度进行练习。不宜急于加速,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各部分紧密协调,从而达到周身柔韧性强的大目标,然后再逐步增加速度以提高效率与表现力。
初始阶段不要过分发挥力量。这与个人的体质有关,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努气”或者说用肌肉力量去施加压力的方式并非健康也不符合太极精神。如果你能够培养一定程度上的内部活力,再运用这一点,你将发现你的力量更加自然且有效许多倍。此外,这也是避免受伤的一个重要原则之一。
选择老师并不需要非得选择那些声望最高的人物。你应该寻找那些能够清晰阐释理论,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能做到舍己从人的教书人员。他可能不是名校毕业,也可能没有条件,但是如果他了解并遵循了古代宗师们留下的指引,他就足够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了,无疑是一个明智之选。
10 最后毅力与恒心至关重要。一旦你决定投入时间去研究这个古老而深奥的艺术,请问自己是否愿意承诺至少20年才能见到效果。如果答案是负面,那么继续仅仅为了健身目的是不错。但如果你准备好接受挑战,并相信自己的决心,那么即使开始艰难,最终也能实现超越常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