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何一门太极拳,都必须遵循境界等级来进行。境界不对,不仅无法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还会走向相反的方向,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太极拳之理,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实修特性,如若不明其奥义,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许多钟爱此拳之士,穷毕生精力仍未解其中奥秘。
循序渐进,是太极拳的重要原则。这里的“序”字,就是程序。程序指的是先后排列顺序,不可马虎,不可错乱,不可颠倒,不可想当然地根据原来的参照系去追求。从养生太极拳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学练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小乘着熟阶段,即太極練功中的有為法、世間法(智),強調為劍日益,一法生萬法,明了 太極練功 的名和相對應的心法及入門架子。此时,要特别注意动作要领,并能将其融入行步走架过程中。
第二阶段,中级,大乘懂劍阶段,即無為法、出世間法(智)。强调为道日损,一切万物归于无为,这是悟到架子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要学会如何在行步走架过程中保持内外合一。
第三阶段,为高级,大乘神明阶段,此时要明白流体、无力、无为、无根、无量、无形、无相和 无住 等 太極思维,从而进入改造架子、新创架子乃至超脱一切框框的大圆满境界。
综合起来,可以勉强划分为以下七个境界:
打基础
学习内功 太極練功 时,最开始十多天最为困惑,但这正是培养内功的一种重要途径。不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逐渐掌握动作与心意气形成一种整体运转状态。但如果只顾尽快学会动作,然后再去追求动作规范与否,那么就与秘传 内氣 功夫要求背道而驰,这样的练习只能让人停留在表面的套路,而无法深究内部实质,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关键的是如何正确地学習動作,並將這些動作融入實際練習中,以达到既能使身体活动又能引导內氣運轉两者的平衡点。
内外相合
在學習過程中,由於缺乏全面的了解與実践,所以容易忽视了內外合一這個關鍵點。南怀瑾先生曾說:“中國道家講修道欲修成仙人必須打通任督二脈。”這裡所謂 “黃中通理” 是指身體各部份都活潑且充滿活力,這種狀態才算達到了天人合一。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達到這種狀態,那麼即便技術上很完美,但也難以真正達到養生益壽效果。
上下相随
學會每個動作時,上肢與下肢應該同時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整體運動的一致性。如果上下不同时进行,就可能造成姿勢僵硬或其他問題。在進階階段,更需要確保三個氣圈(肩氣圈、中氣圈胯氣圈)平衡運轉來維持良好的姿勢與動態。
融进内功
過去許多人的理解是只要天天演練就可以獲得好結果,但實際上還需要將每一個動作融會貫徹,使其成為自己身上的自然延伸。而不是單純依靠肌肉記憶或表面形式完成。我們需要通過專注於內在力量來提升我們的手腳操作能力,使它們變得更加柔韌且準確。
内在充实
在訓練過程中的另一個關鍥點就是讓身體和心靈都感到充實而非緊張或疲倦。他們通常會被教導用一些特殊技巧如「松散」、「通空」、「松空」等來放鬆並增強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以便更有效地訓練自己的內部力量並促進健康長壽。
过河扔船
最後一個層次是在過濾掉所有已經學到的東西,用新的視角重新探索自己對於生活和世界的理解。他們試圖從根本上挑戰自己的信念系統並開啟新的大門,以此創造出獨特且個人化的人生的旅程。此時,他們開始更多地使用直覺和創造力,而不是依賴舊有的模式或條件。
總結起來,每個階段都是互補、彼此連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生命旅程,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的一个系列独特机会。当我们通过这些不同的阶梯并逐渐接近我们的终点,我们将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成为我们生活故事中的主角。这是一个永恒不断发展变化的地方,没有结束,也没有开始,只有持续不断地前行,无论你选择哪条道路,都请记住,你总是在迈向新的奇迹!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1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4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