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因其内涵而得名,循环不息,变化莫测,虚实参差,不强不弱,自然而然,渗透无方,无为包容是她的本质特征。太极拳的练习包括了架子功和推手两种形式。架子功是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让人体会到循环如同永恒的轮回,而变化则像天地无穷的演变;虚实之间交织,如同云雾缭绕,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流畅无阻的表现;通达渗透,就像是水之于石,如同空气所及,无处不在,但又好像从未存在过。推手则是在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对这一状态进行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解。
有经验的师傅常说,架子功就像是两个人在一起练习,即使眼前并无他人,却仿佛有人与你对峙;而推手则是一人独自练习,即便眼中有他人,也仿佛再也没有其他人存在。这其实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否受到外界影响,都能形成相同的心态和形态,这就是太极拳中的“不受”心态。
要达到这种“不受”的根本心态,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可能出现的一切变化。这正是太极拳包容性的核心所在。在架子功中体会太极拳的包容性,不仅是在完善自己的运动技巧同时,也在探索运动趋势必将至之路;而从推手中体会这个概念,则需要具备定力,使对方随意行走,同时让对方继续前进,这也是高水平太极拳练习者的必备技能。
任何一种状态都有一个逐渐适应、融入过程,一步一步地接近那个最终状态,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总能提供相应的手段。我曾经也有幸接受过一位资深老师精心指导,他教我各种不同的方法,比如盘架子的四极、八桩、三十六势,以及推手中的三盘、六步十八法和卍字连环等。但最终,我才明白真正进入自然状态的是抛弃所有这些方法之后的事物。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通过架子功还是推手,从来都不缺乏路径去达到这一目标。而我那位老师给我的指导,就是这样的一系列路径,它们帮助我一步步地接近那个最终想要达到的境界——完全放松身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这样的状态下,每一次动作都变得顺滑自然,没有任何抵抗感,最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