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过数十年的自我修炼和与社会各界广泛交流,在太极拳的教学与推广方面有所悟,现在愿意分享我的看法,请同行朋友们提出批评。
一、因地制宜教诲
普通教学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在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我采用自编的太极精拳进行训练,并兼修推手方法,如定步单推,双推、定步四正,活步推,开合推、乱环推等,以达到体用结合,灵活应变,既健身又实用,同时文化氛围浓厚。我还将套路拆解,对企业家群体进行分解教学;针对老年人,则教授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法,如弹腿撑天踏地和活动三盘等;而对于拜师之人,则强化基本功训练,让他们在头三年专注于学习,而不是打拳,因为时间宝贵。
二、明确立场
在太极拳的教学上,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太极拳的核心是“固根守盘不倒桩”,任人摆弄守中弦。太极拳的作用是长寿健康,祛病无疾,还能扶正自卫。我认为太极拳是一种肢体运动,也是内功传承后的群众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太极拳法、太极和太极推法。其层次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级能够固桩,一般能打斗技巧,还能参与 推手;中级则能够任人摆弄,一处着力一处虚,不费力就能发挥效果;进入高级层面时,就会触及自然反弹,有惊喜感;最后达到上乘境界时,就会达到虚无缥渺,无需动作即可站立不被鸟儿飞过。
三、三大原则要坚持
在公共场所免费教导武术,只随缘而来。
对于上门交友的人,不轻易回避,他们如亲如故,我们谈论感受。
授予徒弟时,要遵循传统礼仪程序拜师,如果有固定职业且住址清楚,有引荐者,没有违法犯罪记录,那么才会收为门徒。这就是说,要像顶天立地一样守住中心,从容应对一切变化,用心去感悟和探索,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武术。
正如古语所言,“顶天立地守中弦”、“时间琵琶任我弹”,收放自然生妙觉,无论走到哪里,都先考虑自己的意图。“阴阳互动内外旋”,升降自如,“炼金丹”。万事都从心出发,即便是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中,每一次翻涌都是顺势而为,是颠覆也是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