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古武入门中重新认识习练太极拳的意义和修炼法

20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太极拳”这个词时,我就觉得它一定是个武术,虽然动作柔和缓慢,但毕竟是“拳”,应该讲究拼搏和打斗。那个时候,我已经50多岁了,正好需要找一个不那么激烈的运动来替代以前的锻炼方式,所以我开始学习太极拳。

通过实践和学习,我逐渐明白了:尽管太极拳是一种技击艺术,但其更深层次的宗旨和最终目标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十三势歌诀》中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太极拳还能帮助预防疾病并治愈一些难以治疗的病症。我发现太极拳比许多药物都要有效,它给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健康。

太极拳有着其他运动所没有的一些特殊健身功能,这与其独特练习原则有关。首先,太极拳主张“在意不在力,在内不在外”,强调的是“练内”。例如,它特别重视心静,将一切杂念排除出去,让精神高度集中,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从而达到练身养心的效果。此外,它要求全身放松,不僵也不滞,并且外柔内刚,以意运气,以气运身,使得每个部位都能够流畅地运行,从而通畅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对身体产生积极影响。

再如腰为主宰,每一项动作都是围绕腰部进行。这一点对于脏腑功能至关重要,因为腰部是所有主要脏器活动的地方。通过逆式腹呼吸,可以加大横膈肌上下运动幅度,不仅可以吸入更多氧气,还能改善消化功能。

除了这些,“练外”的部分也与一般肢体运动不同。在太極之中,我们要让四肢处于一种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的状态,然后像螺丝机一样转动脚步,就像猫行走一样轻盈快速,这种圆转旋转、缠裹迂回但又非圆即弧的手法,使得四肢中的每个部分都从里到表地进行深层次锻炼,从骨骼到肌肉皮肤,都能得到高强度、高效率的地面锻炼。尤其是在双腿弯曲方面,可以增加腿部肌肉与膝盖之间的大量压力,从而增强双腿支撑力量以及整个人体稳定性。而常言道,“人老先老腿”,因此强健有力的双腿对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不断深入,我还发现了太極文化的丰富内容。这门武术既是一种技巧,又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哲学,因此也被称为“哲学之舞”。它展现了一种安宁舒适、高雅优美、中庸平衡的情感氛围,以及沉稳自持、大自然无穷广阔的心灵境界。在这样的修养过程中,我们可以修心养性,培养人的品德,为人们提供一个提高修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大平台,同时也会改变人们的心态,让他们变得更加谦虚谨慎,有涵养,有节制,不计较名利,用智慧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从容镇定,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会慌乱或沮丧,而是能够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这样的平衡状态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我都越发认识到了 太極并不仅局限于自身,它能够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乃至整个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 太極 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站立时尽量挺拔,如同树木般立在地面上;处理事务时,要专注精力,没有分散注意力的余地;甚至用劲的时候,要避免使用拙劲,而应该寻求巧劲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理念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的工作效率将会提高,同时减少身体负担,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情况。而这样做出的改变,也会反过来影响家庭成员间关系和谐以及社会环境整体性的提升。因此,对于我的理解来说,Too kung fu 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简单的一套招式,更是一个全面的生命观点,其价值无法估量。一句话总结:自己享受不到福祉,却让子女承担忧虑;省下医疗费用的开销,与社会共享幸福——这就是 Too kung fu 给予我们的无价之宝。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