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医玄经(八)阴阳升降 我亲自研究易医,模仿先生的方法,白天学习医学,晚上玩转易经,不也很快乐吗?这对身体大有益处。因此,我向紫极先生询问:“在易医中,每次都有气的升起和下降,我不太明白这个道理,可以请您详细解释一下吗?”紫极沉思片刻后回答说:“升降乃变化也。若不懂得升降而仅仅习练易医,那么这就是一种盲目行为。我问你,你善于探寻真理,让我来告诉你吧。天地之间,有四季的寒暑、南北的地理通衢,以及人生中的生老病死,这些都涉及到升降。在冬至时,一阳初出,阳气开始在第一爻中提升,而阴气则在最后一爻中下降,因此卦象呈现为复卦。而夏至时,一阴初动,阴气开始在第一爻中提升,而阳气则在最后一爻中下降,因此卦象呈现为垢卦,即十二辟卦。此外,当阴发生时,是阳之所归;当阳发生时,是阴之所归。这正是古代经典所言的“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以及“地气上云,上雨”的道理。此即是指两种不同的能量相互作用。
接着,我又提出疑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应对这些六个不同类型的人呢?您曾提到:五运六气中的最初阶段属于巳亥厥阴风木。但既然我们现在处于子午之年,那么应该怎样去应对呢?”
紫极继续解释说:“你的理解敏捷,但你的推论并不合乎实际情况。你提到的月令只是一个主体概念,而六个不同的客观环境则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你要知道,每一个卦图都由六根线组成,这意味着每一个时间段内,都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和变换。不论是哪一年,只要注意这一点,就能够适应四季的更迭了。”
我仍旧有些迷惑,所以又提出问题:“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您再详细说明一下。”紫极耐心地解释说:
首先,上面三根线代表的是太阳、火和金元素,它们位于最顶端或最底端,也就是表层部分;而下面的三根线,则代表的是太陰、少陰和厥陰,它们位于内部或者底部,也就是里层部分。这三者都是基于当前卦象进行调节的一部分。
接着他进一步阐述说:
到了丑未的时候,由于太陰司天,在第一个位置出现厥陰风木的情形,以此类推逐渐发展开来,就像仲圣伤寒治疗法中的‘客居’与‘传变’一样,从表层进入里层,从陽转入陰,都可以从我们的诊断过程中找到答案。
我听了之后终于恍然大悟地说:“原来如此!谢谢您的教诲。”
然后,我又向他询问关于藏象里的升降规律的问题。他回答说:
肾水往上走心火往下走肝木往上走肺金往下走脾土往上走胃水往下走。肺居于最高的地方,被称作华盖;心居第二位,被称作丽日;胃居第四位,被称作甘露。而肾水占据第一个位置,为济心火提供支持;肝木占据第二位,为疏泄提供帮助;脾土占据第三位,为运化提供基础力度。这三个地方分别位于高低不同的区域,并且它们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如果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如咳嗽(因为金不能安静)或发烧(因为火过剩),就会导致疾病产生。
小子听了非常高兴地说:“我之前了解到的老师教授知识,现在得知更多关于修行道德方面的事物,对我的理解带来了巨大的启发。”随后,小子拜别并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