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王新午在武林中走红社会各界纷纷传颂他的英勇事迹

王新午,山西汾阳出身的孝臣村人,在1890年出生,1964年去世。青年时期,他在北京体育学校接受教育。王新午曾师从武术大师许禹生、纪子修和吴鉴泉学习太极十三式,并从河北衡水的刘恩缓处学到了岳氏八翻手。他还跟随纪子修学习雄县刘仕俊的散手和太极拳,以及大枪刘德宽的技术。

1922年,王新午又向宋书铭学习了张三丰所传的宋氏太极拳,并深受其影响。他不仅能够运用自己的天赋与良知良能,还能够将这些技艺巧妙地应用于实战中,因此受到武林高手们敬佩。

1930年,王新午创立了山西国术促进会并设立了国术操练场。在这里,他邀集三晋各派名师共同教拳传技,使得他的工作迅速获得成功。王新午先生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武术的书籍,如《太极拳阐宗》、《岳氏八翻手》、《太极拳法实践》、《太极拳真义》,这些作品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王新午式太极拳以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著称,其动作既柔韧细腻,又快慢相兼,具有独特风格。这门功夫强调势招多于用法,同时也重视左右互练,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适合强身健体和自卫搏击的人民运动。此外,它融合了阴阳、五行、八卦之气,并且结合了形意八法斩截裹挎挑顶云领等多种打击方式,以及推托领带搬拦截扣等对抗技巧,以辅助岳氏八翻手中的六十四路三百六十散手之法进行训练,从而达到悟透太极散手之妙用和懂得劲及神明。

王新午传统功架中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内外兼修,其招式既有快速变化也有悠长延绵,同时具备开合往复拨切之劲,为锻炼持劲而不持招提供了基础。通过导气引劲作为起点,再加上两仪动作为基础,这一系统训练旨在达到持劲而不持招的效果。此外,它融入了一些阴阳五行八卦之气与招势,让每个动作都蕴含着内外结合的大道理。

此外,王新午所教授的一套岳氏八翻手具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它专注于搏击敌人要害部位,而且毁伤敌人的四肢,用以制胜。而捆拿则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这是直接制服敌人的方式,而其他所有着法则都是为了增强这一核心能力,每一个动作都精心设计,以便在实际战斗中灵活运用。这使得这套技术既充满变数又易于掌握,是一门非常先进且有效的手段。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