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咏春拳的防御技巧中,“不动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理,它要求拳师在进行防守时,尽量减少肘部的移动,以避免因大范围运动而暴露自身。这种技术与“摆桩法”或“戒备势”的严密防护姿态紧密相关,旨在通过恰到好处的手臂动作来保护自己,同时保持对手攻击机会的最小化。
根据“不动肘”的原则,我们可以将手臂及双手活动限制在“上至眉毛、下至大腿水平线、左右以两肩宽”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发挥效能的“四方形”空间。在这个框架内,肘部能够发挥出其最高效能。
李小龙先生曾经提到,“不动肘”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肘部为轴而用手臂进行防御”,这意味着使用肘关节作为转轴,以便快速完成精简的防御动作,同时避免过大的身体움동作。
其次,“肘部不动本身就是对身体的最佳屏护”,因为屈曲的手臂和肩膀能够有效地保护要害区域,如胸腔、腰背等,并且还可以迅速格挡敌人的攻击。
再者,“肘部的‘台风眼’作用”,即使是静止的大气旋风中心,其外围也蕴含强大的破坏力。“不动肘”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这一特性,让手臂和腕部自由灵活地展开各种方向和角度的手法,从而产生极大的打击力量。而尽管脖子保持稳定,但并不僵硬,它仍然是一个辅助工具,可以协助处理对手施加的一切压力和劲道。
最后,“非但如此,‘不动 肘’还可维持咏春拳独有的‘中线劲’,使得每一次突袭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这里讲的是一种瞬间释放巨大力量的手法,用来重创或穿透目标,而不是缓慢无力的冲撞。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