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与永拳之秘籍大全武功招式图解

我近日来到广州、佛山、古劳以及香港,拜访了多位咏春拳的高手,并研究了大量资料,发现关于咏春拳与永春拳是否为一体的说法并不准确。首先,我要谈论的是咏春拳。这门武术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由少林五枚法师云游民间后,在大凉山白鹤观传授给严二二父女。严咏春不仅技艺精湛,还结合蛇鹤相斗的特点,创造出了以手腕快速变化为主的独特打法,并总结了一系列技击理论。

咏春派以“短桥窄马”为特点,以“吞吐浮沉”和“二字箝阳马”的身形步法著称。该派基本结构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气功;第二阶段学习入门十二式和三套拳法;第三阶段深入练习鹅手和知觉。

至于永春拳,它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永春殿,是当时进殿者所习的一种南派内家拳技,全称应是“永春派少林拳”。据说,当年南少林寺各殿传授的武艺各异,因而形成了今天众多流派。我还了解到,胡惠乾在永春殿刻苦研制了一套花拳,并将其传播开来,使这门技术流传至今。

通过我的调查和研究,我认为两者虽然都有着悠久历史,但实则内容不同,不应混同视之。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