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名称反复展现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与南兵拳宁波架

在戚继光于明代嘉靖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期间,宁波府镇海县甬江口的沙蟹岭西南角扎营驻防,他不仅训练新兵,还结识了新科武状元杨斌。杨斌引荐张松溪及其十一位师兄弟助力戚继光训练新兵。他们结合各自特长,汇聚简单实用的招数,编成能使士兵熟悉“惯勤肢体”、“活动手足”的拳套——著名的“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也称《拳经》三十二势、戚氏长拳、南兵拳或浙兵拳。这种综合多种拳术的优秀拳种,不仅融合了长短打的不同优势,还包含踢、拿、跌、打等内容,使其变化无穷。

参与编创此拳并帮助训练新兵的内家拳名家张松溪,将此传入宁波民间,并称为“南兵拳”,成为宁波(四明)松溪内家拳套路系列重要入门之一。这两者同出一源,因此应属“双胞胎套路”。张松溪后来的弟子夏宝峰是第十三代传人,他介绍说南兵又名雄或长,具有典型浙东南风格,具有刚柔并举和内外周全的特点,被奉为军队中的常规教材。

然而,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套路数量差异显著,一有五十个,而另一只有二十四个。但经过核对歌诀发现,由于计算方法不同,如第十六式,其歌诀中包括多个动作,但按不同的标准被视为一个或者分割成几个单独的技巧。

这些技巧如鬼蹴脚抢人先着,再补前扫转上红锤背弓颠补披揭起穿心肘靠妙难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被分别计作不同的技术。如果按照更细致的一些标准进行分类,那么它们会被划分得更多,这解释了为什么从表面上的数量似乎如此悬殊。而实际上,它们都是以反复变化来展现太极24式名称图解,其中包括戚继光三十二势与南兵(宁波架)的精华。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