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术拳,又称为地术犬法,俗称“狗拳”,是福建七大拳种之一。据说是在明代由闽南白莲庵的尼姑四月大师所创,至今已流传六代,由陈依九先生定居福州后才被进一步发展。由于其独特技巧,不易外传,因此该拳被国家体委武术调查组认定为我国稀有拳种。
地术拳源自寺庙,所以归属于宗派系,同时因为地域位于闽中,又属长江以南、南拳体系的一部分。从其整套拳路风格分析,它既融合了南拳的低桩、扎马、稳实刚猛,以及表达声、气、力的刚劲磅礴之感;又包含了动作灵活多变、起伏飘洒,以形意神表达舒展飘逸之感。这使得它被形容为似北非北,似南非南,但这些都无法完全体现出地术拳独有的特色——地面功夫,即地面技击术和术,这是其灵魂,也是区别于其他武艺的根本所在。
2009年,地术拳获得福建省政府和文化厅颁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认证,并在2011年被中央政府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类奇技主要模仿狗的机警敏捷、高度灵活与凶猛性,便通过翻滚扑摔剪奔窜跳钻挂等特殊姿态形成独特风格,其上、中下三盘融合了快速迅猛的南方手法及灵活多变的北方腿法,尤其在倒在地上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展现出自卫能力和技击动作。
这门打斗艺术以落到地下最能发挥制敌威力,如鱼得水般自然流畅。正如古老的秘籍记载:“狗法落地蓬车莲,跌扑翻滚起伏沉。”这种柔韧而强悍的手段,让人感觉到刚烈多变且具有阳刚美丽,同时也表现出了少量手势与大量腿部运动,使之集结了少林学校典型风格与北方武学精髓,是武林中难忘瑰宝。
此外,该打斗技术还有一股仿生力量,从狗身上汲取灵活机智勇敢凶猛以及弱胜强小制大的特点,并巧妙运用生物力学运动力学机械力学原理。在实际对抗时,以反关节原理轻松拿捏对方,上、中下三盘身手脚配合多变动作制胜,对手无处可逃。这一绝技结合了南疆北腿的地躺擒拿锁控,为一体化展示。
此珍贵技能不仅吸引专业武艺比赛,更常见于军队警察训练场上,用以教授学生。而在地庭疗养院里,这门技术亦被应用于治疗修复伤害或保持健康。此外,在影视新闻领域也有众多报道专题深入探讨。作为重要的地方式打斗艺术形式,它参与各级武艺交流研讨活动,并建立有专门委员会来整理历史资料并推广这一稀有的战斗方式,有计划将其纳入军队公安部门训练内容,以更好服务社会并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价值观念。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9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