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术拳,亦称地术犬法或“狗拳”,是福建七大拳种之一,其源流可追溯至明代闽南白莲庵,由尼姑四月大师创制,至今已传六代。近代宗师陈依九将其定居于福州后,进一步发展至今。由于技巧独特,该拳被视为稀有珍品。
地术拳既归属于宗派系,又因地域特色,被归类于长江以南的南拳体系。在风格上,它既展现了南拳的低桩、扎马、稳实刚猛之气,又融入北拳的灵活多变、起伏飘洒之意,因此有“似南非南,似北非北”之说。但这些仅能表达一部分,其独有的特色在于地面功夫,即地面技击术和术,这是其灵魂所在。
2009年,地术拳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2011年更获得国家级保护。它以模仿狗的机警敏捷、灵活刚健、凶猛为主要特点,不断演化出独具风格的技术。此外,上、中、三盘融合了快速迅猛的南腿法和灵活多变的北腿法,使其成为武林中的一绝。
此外,它还借鉴了生物力学、运动力学和机械力学,以反关节原理轻松擒拿对手,同时集纳腿、高脚步等技巧于一体,是武林中的瑰宝。随着专业竞赛与军事训练等领域采纳,以及影视媒体关注的地术拳,更广泛传播开来,为社会服务并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做出了贡献。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2
2024-12-04
2024-12-02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