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拳,源自后唐、北宋道家隐士陈博所创。陈博以字图南,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故称其为“陈希夷”。在西岳华山云台观中隐居的陈希夷,不仅研究经史,还创造了六合八法拳,以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为目的,最终活到百岁。
李东风继承了陈希夷的衣钵,并将八法拳传给关杰、刘钧声等人。此外,宋元通也精通此技,其弟子包括园融、刘崐、李梨、张学礼和张继善。随后潘致和亦学习此拳,他的学生有杨景群、达远、陈鹤侣、高天德、高天光等人。从此,八法拳遍及燕豫川陕一带。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直隶(河北)昌平黄花镇人陳光第,从李东风再传人的达远和李静然处学得这门功夫,又从李蝉道人处学习心意神功,从而集各位师傅之长,尽得此拳之精华。此外,有杨景群根据这门技艺变化出一种名为“先天十二势”的导气医病方法。
吴翼翠先生则师承阎国兴之后,又拜师于陳光第专修心意八法。他接受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诲,但都能吸收其精华并融会贯通,使这一技术日趋完美。在他努力下,这门内家技艺终于流传开来,被广泛教授全国各地的人们。
至今,此套内家武术仍由梁子鹏与陈亦人的弟子继续教授。而在粤港地区,则是由梁子鹏与曾根等人所教授。这套打击方式不仅要求身体协调,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心意相互配合,即以心意作为动作的引领者,让形似神同形神合一,因此又被称作“心意八法”或“内家八法”。
释义:
体合于心:身躯必须受大脑控制。
心合予意:大脑产生思想,大脑与意识必须一致。
意合于气:通过思想影响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动。
气合于神:精神振奋才能促进血液循环持久。
神合于动:精神集中才能有效指挥身体运动。
动合于空:保持精神集中使身体运动如同虚无状态,一定要连续不断且自然流畅。
何谓 八 法?
气——行气集神
骨——骨劲内敛
血——运血充养
神——提神明志
志——志存高远
6.. 势—-用势巧妙
8 法 拳 技 的 主 旨 是 行 气 集 神 以 通 脉 疏 经 活 红 行 血 使 气 动 身 也 动 集 神 使 之 会 于 拳 意 内 让 动 作 松 静 自 然 随 心 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