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之秘笈:揭秘魏鸿恩先生传承的武术艺术
八极拳,原名“巴子拳”,源自南京国术馆教练魏鸿恩老先生的传授。其名称中的“巴子”在巴语中意指老虎,因此也被称作“虎拳”。据说清代有一位张四成,他是川人的八极拳高手。此外,从八极拳的基础动作“金刚八势”中的“虎跳”步形来看,也与土家族人集体舞蹈中的领舞者步伐相似。
探究八极拳的源流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需要有专门研究此领域的人士进行详细考证。后来,这种武术由赖兰田等人传授给了山东庆云海防庄科村的一位吴钟,再由他传给了河北孟村丁、吴、王姓以及罗瞳村李大中和张克明等人,他们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南京国术馆,有多达二三十位从馆长到教习的人员都精通这门武艺,其中最著名的是罗疃派的李书文。
目前,学习并实践这门武技的人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并且也有海外华人,如日本留学生松田隆智,以及美国华人的徐纪。
关于八极拳,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养生延年的良方。这门武功将健身与技击结合起来,让锻炼者能够顺应自然,以补充先天所赋予的能力,从而获得坚强身体和精神上的平衡。
" 八极 " 这一名称来源于它使用时所展现出的全面的出手和收脚无所不用其极。行这门打法时必须内心保持一种状态,即所谓的 " 八意 " ——惊慌、狠毒、猛烈、神急;外形则需具备 “ 八形 ” ——龙虎熊猴燕犬鹰鹑;劲力则要发挥在 “ 八面 ” ——即所有方向上。
要想掌握好这一点,首先需要内心保持 “ 八意 ”,才能在战斗中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外形上要具备 “ 八型”,以便进退应对各种情况。身体应该保持中央位置,以确保劲力能均匀分布,不偏离任何一个方向,这样才能稳重厚实而有效果。而对于呼吸方面,则要求通过胸部活动控制气息,使得内外协调一致。
练习这项运动时,最重要的是明确主导意识(主),辨识三个节奏(节),理解根基(根)和枝叶(叶)的关系,以及通透力量路径(劲路)并熟悉三种催促动作(催)。心灵作为元帅,是身体所有动作的指导者;眼睛作为先锋,是观察四周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双脚是战马,为运行提供支持,而双手则是兵卒,是执行技巧的手段。不断调整眼部指导意志,与脚步同步,每一步都准确无误。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每个节奏,那么就会出现过于强硬的手臂或是在下半身行动时会感到疲惫。而头部代表着枝干,上身为整个树木支撑,其余部分都是分支。当你站立骑马桩开始练习之前,你就必须先建立牢固的地基。因此,在学习这种独特打法之前,你首先需要加强自己的基础训练——站在桩上锻炼你的平衡感和核心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这是一个基于单一步骤构建起来的大师级别运动,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于腿部移动。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前进姿势,你就无法稳定站立,这意味着你的整个人都会显得虚弱不堪,所以始终以修复基本技能为优先考虑事项。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2-03
2024-11-27
2024-11-28
2024-12-03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