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银谈武功秘籍舍近求远

的真谛

近日,一位拳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舍已从人’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但‘舍近求远’却让人感到困惑。”在太极拳的深奥学问中,“舍近求远”往往被误解为错误的理念,而我则认为,这是“舍己从人”的具体体现。

在实践中,“野马分鬃攻腋下”就是“舍近求远”的典型应用。其中,双臂分别采取不同的动作,一臂如同放弃(舍)自己的位置而走化,另一臂则顺势粘住对方的手臂,从而实现了“走化单臂托手上”。这种技巧不仅展示了如何通过放弃来寻找更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如何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和控制。

玉女穿梭势也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其中一手像是在空转(摇化),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准备下一步的攻击或防御。这表明,在武术修炼中,不断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位置和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观点得到了拳友的一致认可,他们明白,无论是哪种武功技巧,其核心都在于不断地探索、调整和完善,以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有效对抗敌人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去放弃那些不必要的情绪、思维模式以及身体姿态,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寻找新的机会和优势。

2009年,我曾与魏坤梁老师就这一话题进行过深入探讨。我尊重他的意见,并且我们建立了一份长久的友谊。但即使如此,我依然坚持认为,在太极拳修行中,要想真正掌握这门艺术,就不能忽视“舍己从人”的原则,同时也不能避免将其付诸实践中的“舍近求远”。

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虽然提到要多悟而不是多误,但对于何为正确或者错误,以及怎样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这一理念,却仍旧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证与检验,才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答案。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即便面对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如今也不再沉默。我选择继续与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进步,最终达成共识。在这条道路上,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思考都是向着正确方向迈进的一步。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