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初学者常问,如何从基础练起?张宝银老师指出:“舍近求远”并非一句空话,而是实战中的关键。太极拳中,“舍近求远”被误解为错误,但实际上,它是“舍己从人”的具体体现。
在太极拳的学习和实践中,“野马分鬃攻腋下”这一招式就是“舍近求远”的最佳例证。一臂被采捩而“走化”,另一臂顺势而“粘发”,这种运用既能避开对方的攻击,又能保持自己身体的柔软与灵活性。
玉女穿梭势则更为复杂,需要一臂遇力而“走化”,另一臂则顺势而“粘托”。这两种情况都要求练习者能够在动作中实现一种平衡,即一方面要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外界压力,一方面又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集中。
张宝银老师提醒我们,无论是哪种武功技法,其应用都是围绕着这个原则——即通过适当放弃(舍近)来达到更大的效果(求远)。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很容易陷入一些固定的模式,比如双重打击或者快打慢打,这些都是缺乏深度和灵活性的表现。
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张宝银老师曾就这个问题与魏坤梁老师进行过讨论,并且尊重了对方的意见。然而,他坚持认为,在修炼太极拳时,要想达到我顺人背,就必须经过舍己从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追寻舍近求远的心理状态和技术体验。
王宗岳在他的《太极拳论》中也提到过多悟于舍近求远,但是否多误还是多悟,则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去检验。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将自己的身体带入到一个最合适、最有效的地位,从而使我们的每一次挥手或移动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最后,张宝银强调,由于对于这一点有的人可能会产生误解,所以他选择缄口不言。但由于有朋友向他请教,他不得不再次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了什么叫做“舍已从人”,以及如何把它转化为日常训练中的具体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我顺人背”。
因此,对于所有想要提升自身武艺、探索武林奥秘的人来说,不妨认真思考一下这些问题,用心去感受那些似乎简单但其实复杂的问题所蕴含的情感与智慧。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