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拳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舍已从人’容易理解,但‘舍近求远’如何理解?”我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解答。
在太极拳学问研究中,“舍近求远”往往被误解,甚至遭到批评。但我的理解是:“舍近求远”实际上是“舍己从人”的具体体现和应用。这种理念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它要求我们在实战中能够灵活变通,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动作,以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执行“野马分鬃攻腋下”的技巧时,我们需要一臂被采捩以“舍近”,而另一臂则顺势而为以“求远”。同样,在执行“玉女穿梭势摇化单臂托手上”的动作时,我们也需要一臂遇力而走化,为之“舍近”,同时另一臂则顺势粘托,为之“求远”。
任何武功技法的应用都离不开这一原则,即通过不断地调整和适应来实现目标,这就是所谓的“舍近谋远、舍己从人、取长补短”。如果没有这样的灵活性,就很容易陷入固定的套路中,无法有效地应对不同的情况。
我曾与浙江魏坤梁老师就这个话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他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我尊重他的意见,并且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但是我坚持认为,无论是在修习太极拳还是其他武术,都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技巧,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拒绝某些概念。
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提到了许多关于如何正确使用身体力量的问题,但是是否应该采用某种特定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对于提高个人技能至关重要。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真正的高级技术并不仅仅是一系列复杂的手法,而是能够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的能力。这就像老虎打猎一样,它不会轻易靠得那么接近猎物,而是一旦决定攻击,就会迅速、果敢地行动起来。而作为练习者,我们也应当努力培养出类似的直觉和反应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武艺。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