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新笔下的邓一琳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之道犹如太极路上的跋涉者在这条充满智慧与力量的道路上她以身作则以轻

在河南省新乡市,2011年11月,一场盛况空前的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在新乡一中体育馆激烈进行。正当观众们紧张地注视着赛场上的每一个动作时,我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邓一琳老师。

我们相识于2008年的秋天,当她首次参加《中华武术》杂志举办的“太极拳名家讲堂”时。我被她的儒雅风度深深吸引。自此,她连续参加了三期名家讲坛,不仅学习了多种太极拳套路,还亲自前往北京向冠军邱慧芳求教,并撰写了一系列感人文章,其中包括《跟邱慧芳老师学拳》和《三赴京城跟邱慧芳老师学拳——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习练者通病指正》等。这些建议文字朴实、感受真切,论述严谨,让读者对她的专研和执着印象深刻。

他乡重逢,我们都感到无比的高兴。在参观和采访比赛之余,我与邓一琳老师及其家人朋友共进晚餐。那是河南秋日的美好时光,落叶纷飞,秋风送爽;火锅翻腾,老友聚首,酒香浓郁……我听着她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以及对太极拳无尽追求。

“1950年出生于安徽合肥,我父亲是一位解放前复旦大学高材生,在中央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解放后,他被分配到新乡工作,而我也在这里出生长大。”谈及往事,她眼中的温柔如同那火锅里的汤汁一样融融洽洽。

从小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邓一琳展现出聪颖好学的一面,但上山下乡运动让她不得不暂停学业。她曾说:“四年下来,只有四个月返城。”然而,这并未阻碍她继续追寻知识,那些艰苦岁月成就了今天的她:1978年改革开放后,她通过考试成为正式教师,再次踏入书海;1985年考入河南省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作为外语系主任,她获得过新乡市首届中学英语教师优质课大赛第一名,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1994年还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全国二等奖。她退休后的业余生活仍旧充满活力,每周仍然教授英语,有学生甚至上了大学还来找她学习,这一切都是她的韧性所致。

1996年的一次大病让她体会到了健身养生的重要性,因此开始接触太极拳。她像过去那样投入学习,无所畏惧,用自己的话说,是为了“学习太极拳,不计成本,不计时间”。经过几年的努力,她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将个人经验转化为文章,为初学者提供宝贵指导。

今天,当我再次见到这位已故去多年的女性时,我回想起那些关于她的故事,那些关于坚持、执着、传承与创新的小小传奇。我知道,即使离开这个世界,她留给我们的,也是永恒的话题:如何用心去理解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太极?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