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女子为主的昆仑太极门秘传柔韧拳法

以女子为主的昆仑太极门:守中修身,内外兼修之道

中国武术经过几千年的沧桑演变,至今依然绽放着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于不断有人将适合时代发展的精髓融入武术中,不断推陈出新。昆仑派的昆仑太极拳源自老子的道家学说,是一种动静相间、刚柔相济的拳种。这一拳法不仅练功,更是练心,以太极桩功、八段锦和易筋经为基础,又脱胎而成独特内家拳术,是以松、宽、放、展、蹬、贯、侧、韧为主要特点的全身运动。

昆仑太极拳动作舒展大方,招式优美,让人在演练时感到心智空灵,力达九窍。它是一种古朴自然的情趣,一切都要符合道家的精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因此,它是道技合一,从武学理念到武学思想再到武术套路,都有完整内涵。

昆仑太极拳讲究动静相间与刚柔相济,这意味着既要练好内功,也要练好外形。而心法则要求守中,“中”是乾坤之交所生成,因此先天而成,在于性命不过同一物体两种说法,“性无命不立,命无性无有”。所以主张性命双修先要空其心,再保其身,使得性命双全形神俱妙。

根据昆仑太極門三大特點,在練習過程中遵循“收心·巡氣·凝神·展窍·開宮·筑基·練己·得藥・結丹”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達到陰陽平衡(即內外平衡)。歷史上,這種內家打坐與呼吸訓練方法流傳於青海、新疆地區,是各朝代道士皇宫王府修仙練兵強身的手段與方法。

據傳,在元末明初張三丰將昆仑派武學收集整理創下了太極十三式,而現在保存在武當山上;然而,由於歷史原因,每代傳人未向後人告知這些秘密。在近代的一些傳承記錄中,有關此事也只剩下一些斷片記載,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記憶似乎已經逐漸消失,只留下對那個年代情感深刻的人們的一絲痕跡。

直到2004年,一位名為邹帆的人意外地發現了一份昔日传人的记载,那是一份关于钟建华先生传授给叶林先生并由叶林先生传给钟青云先生等人的秘谱。在这份记录里,他们提到了一个名字——堤克鲁·呼图克图,他来自新疆,并且与吴佩孚贴身甲卫智立禅师有一次偶遇,这次偶遇改变了他们之间的人生轨迹,同时也让这个曾被遗忘的小小花园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这个曾被视为绝响孤影的小小花园终于有了新的希望,因为这一次,它不再是一个隐秘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被更多人了解和继承的地方。一想到这一点,我心里就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因为我知道,无论是在重庆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当人们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来理解这些古老而又现代的技艺时,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学会更好的生活方式,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我相信,不久后我们就会看到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心灵探索,以及这些探索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