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弧形不离点内家拳身法秘籍

《太极拳竞赛套路全书》讲述动作速度时,提到太极拳动作如“等速运动”,由等距的点组成,像一条虚线。太极弧形以点为序,表现了其动作的缓慢均匀,但它不仅要行在“点”上,更要用在“点”上。从外形看,走的是“线”,而遵循的是一个个不间断的“点”。这些“点”,包括起点、落点以及不断延续的定位点。

这些弧形由于点的组合,形成了有章可循、无懈不击特定的形态。每一动势都要落实到“点”上去,不多也不少,也不可妄动。这要求把每一动势都要落实到某个具体位置,只这样才能使得身肢放长、舒展开放形成满月之势。而每一动势如不明弧形之处,就不能习练既纯。

同时,每一步或手部行动都以寻求空间中的某一点作为攻防含义进行表达,这种想象就是通过寻找空间中某一点来实现空间上的想象和攻击与防御。在完成这一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都必须以小步为序进行,以求得准确合理。

从内在看,将劲源和劲力传递至身体各部位,并将意念引导内气和内劲流转,从而汇聚成势力。在这个过程中,在敏感穴位或经络运行时,又会引发内气、内力的循环,使得两者相互作用产生效果。这也就是所谓节节贯穿,即以小步为序,以小步相接传输劲源和势力达到攻防健身目的。

为了练出境界,要神形兼备,内外合一。实际上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两端结合的一种神威。当任何一点,与太极弧线上的任何一点重合,就能产生一种无比威力,可以随时出击,无敌于天下。此法对于取得成效也同样适用,要做到内外相合,便离不开要求两端融合,即两端结合。

通过脚腿腰的手指,最终呈现完整的一气混元体。在捋式时,由斜上方至斜下方,由腰脊带动臂膀形成横竖并存之力,同时由丹田发出气血沿经脉运行达于手足涌泉穴,对经络产生摩荡冲击,是两端重合四梢的一个例子,而这种气感即是这样的结果,这也是获得最佳健身效果的手段之一。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