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俊大师的文章,转发给太极拳爱好者一阅,以启迪心智。全文如下:
在经典理论著作中,我们从未深入探讨过太极拳为何主要以慢练为训练手段。许多人认为“慢练就是慢练,还需要说什么吗?”然而,这种直觉并不完整。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慢练是为了确保架子准确无误。每个太极拳系统都包含架子、推手、散手等几个方面,李亦畬的《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详尽地阐述了架子的重要性和与推手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从如何通过精通架子来准备推手和散手开始,然后逐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为了满足技术要求,“走架”必须进行慢速训练,不可急促。经过长时间的慢速训练,使得肢体达到动力定型,即使在快速演习套路时,也不会出现变形或松懈。此刻我们明白,slow-speed practice is essential for technical reasons.
其次,这样的理念不仅限于太极拳。在武术运动中,无论是内家还是外家,每一个门派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慢速练习来掌握基本功。这是一种普遍性的需求,而不是特有的特点。
再者,有氧运动也被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运动科学,它强调持续活动而非短暂冲刺。这意味着虽然速度快,但由于缺乏氧气导致身体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则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无需额外补充,是一种安全且健康的手段。
因此,可以看出,在技击领域之外,Slow practice in Tai Chi also brings significant health benefits to the practitioners.
总结来说,没有人可以否认技击中的真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原则呢?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前辈们并没有错误,他们只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建议。当对方落空后,你迅速施加力量,便能实现四两拨千斤。但这种力量远远超过“四两”,更接近于百钧之力。而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它涉及瞬息万变的情景,并要求反应迅速,因此既不能完全依赖于缓慢行动,也不能忽视快速反应。
综上所述,当你学习或实践太极拳时,请记住,“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的辩证法,以及在技击中追求理想境界所需的一切努力。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7
2025-04-06
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