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杨式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风格
杨式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一种,其特点概括为“圆”——动作走弧线,处处含圈;“连”——势势衔接,连绵不断;“慢”—练功以慢为主,呼吸自然;“内”—内练精气神为主;“柔”—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其拳势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外露而不猛烈、中正安舒轻柔沉稳舒展大方。
二、杨式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手型与手法
手型与手法。在练习太极拳时,把握好手眼身法步要求,将手放在第一位,然后分别介绍如下:
拳:四指卷屈握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上,以平衡姿态。有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及打虎式双峰贯耳弯弓射虎等八种捶法。
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形。易伸易屈,每个掌都有独特的手感。
勾: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屈腕,也称吊手。
手法动作说明
内旋:拇指向心方向旋转。
外旋:拇指向背方向旋转。
缠绕:手臂自然运转在空间中形成圆周流动。
(二)基本步型与腿法
步型:
a. 弓步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超过脚尖后腿微屈前蹬脚尖45度倾斜全脚着地横向距离10—30厘米顺弓步两脚横向距离10—15厘米或20厘米之间。易犯错误前脚尖外撇膝部不一致后腿挺劲过直。
b. 虚步两腿半蹲重心落于全脚着地足跟或趾尖点地两腳横向5厘米左右易犯错误前腿膝部过直或者不足导致夹裆现象产生。
腿法主要包括分蹬踢拍摆踹踩等七种形式各具特色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应体能状态变化。
三、高级技术探究:
(三)眼法
眼是心之苗,是内在意识的窗户,是传神的表现形式,与身体同步移动,不可让目光锋芒外露,要使目光普照全身,但又不能忽略某部分,使之灵活有神且威严沉着机敏严肃。
四、高深技巧应用:
太极桩
立身中正头正悬顶下颚微收沉肩坠肘松腰敛臀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心静体松,在正式演练时不可停顿。
升降桩(三脚半桩)
一足直立另一足由侧向一侧横移至另一足旁边,再返回原位反复操作每次起落3次即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宽度适宜大小变化。
五、临场经验分享:
场地环境选择空气新鲜旷达幽雅如海边水边林间公园庭堂但避免阳光暴晒风湿霉气雾天污染严重地点也不要选定南方面朝山水皆佳近墙背靠水边皆宜早晨最佳时间寅时空气最优幽静利于放松午后的温差适宜也可考虑到老年人晨练需求方面考虑不同观点权衡取舍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六、大师指导讲解:
练之前准备活动一般包括颈部肩部腕部肘部腰腹股沟膝盖等区域活动加强筋骨力量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协调性提高整体效率减少受伤风险提升个人能力层次。大师们建议在正式开始之前通过一些简单暖身操来激活身体机能,为更好的施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但记得不要急躁,让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从容与智慧。这就是真正武功秘籍里面的内容,这才是学好传统杨式太极拳所必须了解到的知识,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旅程,一同探索武术之美吧!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