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是练拳之首,失准多种情况
习练太极拳中,有三类现象常见:(一)初学者因动作生疏未能准确把握动作要求而使规范失准;(二)较熟练者因错误动作未得到及时纠正而形成习惯性错误,使规范失准;(三)有些人不读拳书,无视规范,任我随意,积年累月,形成顽固性错误动作,而使规范失准。后两种情况是影响太极拳规范的严重障碍。没有规范,就会失去太极拳的本质特性,其养生、技击、艺术等功能便无从谈起。因此,太极拳的规范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偏废的。
二、从基础做起
基础规范是初学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重点,也是练拳多年的拳友要经常进行锤炼的重要内容。所谓基础主要指对身法基本要求,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这并非易事,每一个要领在习练套路中都需贯穿始终,如起势时两臂前举与下蹲下按,对沉肩坠肘的要求,以及气息下沉百会上领,以形成对拔之势。
三、将动作细微化
杨澄甫先师曾告诫“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推求什么?怎样推求?根据太极拳特点至少追寻几个方面:
研究弧线规律性
研究动作完整性
研究技术内含性
四、修正架子提高水平
过去老牌师传统教学不单教外形,还拆架子捏架子。这提升质量关键环节。今虽难遇名师,但可以自我拆捏于同门之间。此类标准如收臀、中正等需互相摸索引导指正,而放松入静用腰发力则需反复习练体悟最终找到感觉进入门径。
总结:习练太极离不开符合标准要求之打架,只有纯正打架才能显现其本来面目。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