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是练拳的起点
在我看来,太极拳中有三种常见的失去规范现象:(一)初学者由于动作生疏,无法准确掌握动作要求,从而导致规范的失误;(二)较为熟练者因未能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形成了习惯性错误,使得规范再次偏离;(三)有些人不读拳书,无视规则,任意随意行事,这种情况会积年累月地形成顽固性的错误动作,最终也会使规范丧失。显然,后两种情况是阻碍太极拳规范发展的严重障碍。在没有明确的规范指导下,我们就无法谈论太极拳的养生、技击和艺术功能,因此,即便是在任何时候,对于太极拳来说,没有规定就是不可接受的。
二、从基础标准做起
基础标准是每位初学者必须学习并掌握的重点,同时也是多年练习过的人士需要不断锻炼和深化理解的地方。所谓基础标准主要指的是对身法基本要求,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这些基本要素。虽然这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将这些要素融入到套路中,并且能够贯穿始终却并不容易。例如,在起势时双臂前举与下蹲下按过程中,要坚持沉肩坠肘原则,不仅如此,还需注意气息下沉和百会上领,以达到对拔之势。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所有打招式,每个打招式都应仔细琢磨并深入体悟,只有这样才能牢固地建立基础,并形成正确规范习惯。
三、将动作精细化至微妙之处
太极拳中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精细,其规矩同样追求到最微妙的地方。杨澄甫老师曾经教诲道:“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那么,“推求”是什么?怎样“推求”呢?笔者认为,要根据太极拳规则特点至少要探讨几个方面:
研究太极弧线规律性
太极拳非圆即弧,无处不圆,其圆弧运行无端头,却又始末有序外形简约实质内在劲路循环往复。一句话说完,大意是说每个姿势都是由内在含义决定其方向角度及其开始结束,而不可随心妄为如搂膝拗步以攻防兼备,一手向前侧摆出另一手落腹前过大腿外侧防守等各类圓弧特定走向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做到心知肚明方可守住规矩。
研究完整性
每个姿势都不是一下子完成,它们可以拆解开来分解成几个部分,如揽雀尾一式既由掤捋挤按四手组成其他姿勢亦依据蓄发之间变换产生分動式。在練習時,只完成每個分動才保證動作完整,所以練習不能多動也不能少動這就是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凹凸處勿使斷續處。
研究技术内涵
太極技術內涵深厚,其中包括技擊與哲理兩種表現形式,這些不僅包含外形規範還包括內在要求如神不外驰專注於一個地方用意不用力直至氣到劑達以心為氣以氣為身這就要求學習並掌握其技術內涵讓動作用從形式進階至本質。
四、中正修订提高水平
过去老师们传授教学方法除了教导架构还需让学员拆架子捏架子这是提高架构质量重要环节。
现在我们尽管难觅名师能拆架子捏架子但完全可以按照武艺武法在友间自我进行架构修订其中有的规定如中正收臀沉肩垂肘悬顶等需着重由友间相互摸索引导指正,有些如放松入静用腰发力等则需主要通过自我反复习练体悟最终找到感觉进入门径总之练习功夫离不开符合规定要求的一致框,而符合规定的一致框即纯正框只有纯正框才能展现功夫本色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