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称我们研习的太极拳为传统太极拳?
因为这个拳的创作其拳理完全根源于我们中华固有的传统文化哲理,拳法的每一个动作也都符合这些哲理,而以练气为主,注重内气的培养与人格的修练,在应用防身上崇尚的无形无招。哪些传统文化哲理是传统太极拳拳理拳法的根源呢?第一就是「易」,易即太极,它代表宇宙一切空间、时间及所有的动能。「易」从天地的运行,阴阳变化及万事万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和统一,欲人效法天地生而不有、长而不宰、生生不息的精神,进而通权达变趋吉避凶。其次的是中华文化思想的大纲:儒家和道家的智慧。传统太极拳就是以孔孟学说的中庸之道为中心,以老庄(无为、虚静、不争、柔弱取胜,不敢用强,知几积气)思想大用。
二、
传统太极拳有几项特点:
不动手:手不无因而动,每一动均由脚而腿而腰,一气贯串。
美人手:此打势既以练气为主,所以手要腕关舒直方能行气到指尖。
指挥上面下面:每一动均由脚心涌泉先发动,以气贯串每个关节由下往上催动。
里面指挥外面:在内是气,在外是形,每一动也是由内气催动外形。
练武盘架时要平正均匀尤要中定(尾闾中正神贯顶),没有高低起伏,身如行云流水。
三、
传統太極推拿之道
以柔克刚、以静制動、大力從小勝,小力從大勝,以及所謂四兩拨千斤。
四、
傳統技術之精髓
欲求落實傳統技術之特點與應用,最重要的是其精髓為:
松開 —— 身體各關節像彈簧狀態,如同落地生根般沉稳;
積氣 —— 孟子曰:“善養吾浩然之氣”,氣於直養無害;老子曰:“專氣致柔能婴兒乎?”練技時宜鼓荡氣象,如水一般順暢流轉至丹田深處,即守丹田,使意與氣相守如孵卵;久練後自然達到境界。
總結來說,這是一種取法於天地自然之道,用心修煉便是傳統技巧真精神。這門技藝本身並非神奇,但當功夫達到了高峰時,其效果確實令人驚嘆,這主要歸功於對原則理解與掌握程度上的差距,是超越常識範圍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