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历史和现实中确有极具力量的人物,他们的能力虽少见,却是有限度的。对于武术来说,面对同类时,只需依赖自身潜力,不必追求超乎寻常的奇门绝技。即使是那些传说中的高手,即便拥有金钟罩铁步般的本领,其肉身终究只是凡胎,也难以抵御利刃或枪刺,更不用说会发力的攻击。
武术之要素包括力量、速度、技巧以及方向感,其中力量为首要,强化身体器械训练是一种可行方法,并非像某些人所言太极拳只需气而不须力。
在掌握足够击倒敌人的力量后,便是如何有效运用,以施加于对方。这涉及将力量发挥至手梢,正如太极拳中的整劲与寸劲一样。
“整劲”意味着没有整合就无法产生有效力道,这需要通过拳路训练协调身体动作,以及推手下沉重心等过程来实现。而“寸劅”则要求更高的技术水平,它与整劅原理相同,是通过腰胯发力,但其特点是短促且粘连到即刻释放。此概念往往被误解,用一个打球的比喻来解释:
发力的关键在于大关节,即腰胯。
在踢球前保持脚踝放松,而不是紧绷,这样才能维持足部肌肉和骨骼正常运动。
发力时向前冲动,同时让膝盖自然甩起,而不是直接用脚背进行扭转。
接触瞬间,脚踝应紧绷以防受伤,同时减缓冲击对球面的影响。
接触后继续向前移动增加接触距离,从而增强作用力的持续性和效果。
完成发力后保持稳定,无论是否成功,都应站立稳固。
将以上六点应用到手部动作,则成为寸劅。这种技能并不神秘,只是在原地练习向前的发力,体会如何从足底发出大关节能量,使得拳头能够自然收回再次出击。身体向前的同时收回手臂,为爆發额外空间;快捷接触并随之释放最大威胁,对方难以避免。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渐扩展到各个方向,并最终达到活步状态。在整个过程中应该结合力量训练,以增强腕肘筋骨和全身抗衡能力,因为三十岁之前未能建立良好的基础,将导致未来难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