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向林耿玉清探索太极推手之精髓在自然中寻找不顶不丢的内功秘诀如何修炼出真正的武学艺术

一、什么是“不顶”、“不丢”。

所谓“不顶”,就是推手时,不在对方出力的点上硬顶,阻挡其前进,或逆向发劲。"不丢"是不能主动离开与对方的接触点。换句话说,就是既不能顶着对方前进,也不能主动后退。要听着对方的劲,对方进多少我就退多少,同步运动,退少了是“顶”,退多了是“丢”。

为了正确掌握不顶的做法,还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就是要正确区分“頂”與「掤」的不同。“頂”是與對方對著發劲,是對抗;「掤」是內部向外的膨胀、膨松,被推而退也是在保持自身掤劲不丢状态下的後退,但掤不是頂,二者有本質的差別。

有人說拳經說了「太極乃為掤劑」,因搞不好二者的區別,誤把頂當成掤,用僵硬的大力頂着,不讓進,因而難以去掉錯誤做法。必須正確區分二者的不同,最好是在師傅言傳身教下,親體會怎麼做才叫頂怎麼做才叫掔,在保持掔劑狀態下達到不要被動地用大力抵抗,而應該主動地利用自己的柔軟和力量來引導和轉化對方力量。

二、为什么太极推手必须坚持“不顶”、“不丢”。

一方面,“无为而无为”的思想体现了道家的哲学观念,即顺应自然,不争强好胜,这也是太极拳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与任何东西接触时都能随意流转,从容自若,而不是像石头一样坚硬固执,一旦遇到冲击就会产生反作用力,使得整个系统变得僵硬无比。

另一方面,“非攻即守”的原则也体现在这里。当你能够顺应对面的力量,你就能找到最合适的地方来抵御或回馈,这样你的身体会更加轻巧灵活,无论对面怎么打,你都能随机应变,以最小化损失来保护自己,同时尽可能地让对面付出更多成本,从而达到控制局势的手段。这其实就是一种战略性的防御策略,它要求我们具备非常高超的情报感知能力和瞬间反应能力。

三、怎样才能做到“不要被动使用大力。”

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因为思想决定行动。如果我们的心态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那么我们的身体也会跟着紧张起来,然后再加上训练中的重复性锻炼,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肌肉僵硬,而且还可能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心态,让自己放松下来,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如每天进行一些简单但有效的地面训练,如仰卧起坐等等,以及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提升我们的协调性和平衡感。而且,我们应该学会将注意力从外部环境转移到内部感觉上,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调整自己的姿势和行为以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比如学习各种不同的打法,如直线式、中轴式等,并且尝试将这些不同的技巧融入实际操作中。此外,还需要不断实践,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个动作背后的理论基础,并通过长时间实践使这些技能成为第二天性。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