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提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萌。”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王宗岳提出的进阶习练思想以及太极拳功夫层次的划分,仍然是太极拳理论界热议和探讨的重要问题。那么,太极拳中的功夫体系划分又有哪些观点?怎样的体系划分比较合理或科学?在实践中,这种划分是否管用?这便是我们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太极拳功夫层级思想的雏形
据历史资料显示,王宗岳生活于清朝乾隆时期。在承传下来的《太极拳论》中,他明确提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劵而阶及神明”,大体指出了太极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的进阶习练过程。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将关键词提炼出来,就构成了王宗岳进阶习练的基本模式:着熟——懂劲——神明。不言而喻,“着熟”是初学者阶段,“懂劍”是通往“神明”的不可逾越阶段。显然,在那个时代,对武术搏击价值较大的背景下,王宗岳所处时代、他的实践和理论都相对简单,不复杂,因此他的进阶习练理论也很有实践价值,只要能把握住“着熟”,就能进入“松功”、“气功”的更深层次。
然而,在王宗岳之后,有许多实践家和理论家出现,他们特别是在健身思潮兴起以及健身拳法产生后,使得太極拳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再用王宗岳这种模式指导练习,就会显得不够针对性和操作性,有时候甚至会感到缺失,无从下手。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完善、适应当代需求的系统来指导我们的训练。
二、太極拳四大功夫定型
1986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一场国际表演大会上,每个流派代表都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其中吴图南以其独特风格赢得了广泛赞誉,并且还分享了他对四大功夫理论的大胆概括。他认为:
着技(Chí Jì):就是你往我来,一势一用,比如你練搬拦捶,你應該知道它是干什麼用的,是怎么叫搬,是怎么叫拦,是怎么叫捶。
柔技(Róu Jì):這種練習最常見,但很多人訓練好多年卻不知道如何真正松開,而不是懈怠,這裡講的是松但不懈。
力技(Lì Jì):與力不同,它既無一定大小,也無一定剛柔,但它又剛又柔,又松又緊,又快又慢,又不即又不離。
氣技(Qì Jì):包括運氣和使氣,這兩部分都是經典中的精髓之一。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吴图南对于四大功夫做出了非常恰当的人类化解释,将原有的概念与现今人们更容易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同时也考虑到了实际应用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于推动今天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些古老艺术形式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方法已经被证明在现代生活中同样有效。
三、新進階習練方式
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些概念,我个人基于十几年的實踐經驗,将它们进一步细化为:
技巧:这是指套路或者招式,即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一系列动作,这是一个基础,但是要达到这个水平并不容易,要有大量时间去学习并磨砺自己的技能。
柔韧:这是指身体灵活度,以及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力量变化,这也是一个基础,但是要达到这个水平也不容易,要通过大量锻炼来提高自己身体素质。
氣象力:这是指控制自己的呼吸,以及如何运用内力的能力,这也是一个基础,但是要达到这个水平也不容易,要通过大量锻炼来提高自己内力的控制能力。
力量:这是指能够发挥出足够强大的力量,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使用这一技术。但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智慧,因为正确使用这一技术才能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并取得最佳效果。
总结来说,我们可以将四大功夫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面(Technique): 这涉及到套路或者招式,即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一系列动作,这是一个基础,但是要达到这个水平并不容易,要有大量时间去学习并磨砺自己的技能。
柔韧面(Flexibility): 这涉及到身体灵活度,以及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力量变化,这也是一个基础,但是要达到这个水平也不容易,要通过大量锻炼来提高自己身体素质。
气象力面(Internal Power): 这涉及到控制自己的呼吸,以及如何运用内力的能力,这也是一个基础,但是要达到这个水平也不容易,要通过大量锻炼来提高自己内力的控制能力。
力量面(External Power): 这涉及到发挥出足够强大的力量,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使用这一技术。但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智慧,因为正确使用这一技术才能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并取得最佳效果。
按这样的程序逐步提升,可以逐步向那位描述“神秘”的高级境界迈近一步。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