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实战性的功夫李光乐的太极拳像一位智慧的老人在松柔中展现其深邃浅显

它以柔为体,以柔为用,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因此,笔者认为,不管哪门哪派,不论哪家哪式,不论是传统套路还是新编套路,凡是违反了“松柔”这一原则的,都不能称之为太极拳。

太极拳前辈们特别强调,松柔是太极拳的灵魂,其用意是让我们在学拳、练拳时,时时刻刻注意不断努力追求高度的松柔。曾见过不少前辈、名家练拳时,不仅手法松软圆活,而且整个身体上下左右无不松软圆活,浑然一体;进退顾盼轻灵圆转,如同行云流水;心神意念,松软隐现,神韵暗藏。

记得1995年10月,在北京第二届世界太极拳大会期间,我特邀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立清老师和我聊打答疑。他伸出右手,说:“你们谁摸摸我这手?”我说:“我试试吧!”我的手轻轻搭在他的手面上,我吃惊地感到好舒服,他随着我的搭落,他的手顺劲轻轻移动。我觉得好快如触至飘动的锦绸上一般,我快触他快移……他笑对大家说:“你们练到这个程度,就算有那么一点意思了。”

演练太极,以松柔为重点至关重要,但切莫以身躯各部位的舒适为操练目的,而应注意肢体运动轨迹的圆活、舒缓,把握好虚实转换之契机,也就是说,要想达到高度舒缓状态,还有一些其他条件综合在一起,如沉稳、匀细、圆活、轻灵等等。

要想做到最大限度的舒缓和放松,就要先提高对放松和 松家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再慢慢进行对放松和 松家的适应和训练。在工作学习运动中,我们精神与躯体都处于紧张状态,只有通过长期锻炼才能逐渐达到自然而生的要求,全身出现张弛有度、舒畅良好的感觉。

总之,每种形式,无论外家内家,都必须坚持“掤”的原则,这也正是为什么外国友人们把我们的这种艺术称作“掤”或“掤劲”。此外,“百炼钢绕指柔”,其实是在讲究肌肉弹性,因此通过正确放松特别能增强肌肉弹性,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效的手段来增强力量,同时减少受伤风险。

虽然很多初学者会发现自己无法完全放开,因为他们习惯于使用硬力或刚力的技巧,但通过持续不断地修炼,他们能够逐渐释放这些限制,并进入更高层次的心理状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自然。这是一种非常独特且有效的人生哲学,它鼓励我们去掉拙力与僵劲,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平衡,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